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四年明確提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此,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從推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化電商精準扶貧等方面著力,深入推進農村電商發展。
近日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再次提出要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據了解,這是201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四年明確提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在2月9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從推動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村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深化電商精準扶貧及加強經驗總結和推廣等四個方面采取措施,積極推進農村電商發展。
讓農村電商建設更豐滿
“一號文件”中,涉及農村電商的內容包括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準體系、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等方面。“從‘一號文件’可以看出國家對發展農村電商戰略的重視,在農產品上行、打造農村電商生態體系方面更近一步,文件將促使農村電商的未來建設更加豐滿。”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莫岱青認為,農村市場正在成為戰略發展的新重地。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將電商自身的品牌優勢和本地經銷商的渠道優勢結合起來。目前主要是推動工業品下鄉,未來還應促進農產品進城,讓電商下鄉成為實現消費公平、縮短城鄉差距的重要實踐。
電商專家、億邦動力網CEO鄭敏此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具有多方面意義,一是釋放農村消費能力,為電子商務企業拓展增長新空間;二是創新帶動縣域經濟,利用城鄉互動既推動縣域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擴展特色產品市場,又培育本地電子商務服務業;三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解決農村商品豐富度不夠、性價比低的難題。
多舉措破解農村電商發展難題
與此同時,我國農村電商發展仍有一些瓶頸需要突破。
莫岱青指出,首先,農村電商基礎差,人才匱乏,商業模式還不成熟,注定需要政府及時上手,創造條件,積極扶持,尤其需要“一把手”工程的大力推進。其次,物流成本高。農村人口的分布繼承古代社會部落式結構,對農村電商物流體系提出了極高的挑戰。最后,同中國城市電商和跨境電商相比,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尚小。這為農村電商實現規模化、規范化、集約化和信息化等設置了障礙。
孫繼文在會上指出,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措施,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具體而言,一是推動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支持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的建設及信息化改造。支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著重解決鄉鎮和農村之間“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頸問題,讓產品“出得來”“下得去”。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二是提升農村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加強農產品分等定級、包裝、冷鏈物流、倉儲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并提供品控、溯源、品牌培育等服務,推動農產品通過線上渠道銷售。開展農商互聯,促進電商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合作,依托線上電商平臺,整合線下農產品倉儲、加工、配送資源,打造新型農產品供應鏈。同時,推動農村工業品、旅游及服務產品的電商化,培育一批電商強縣和特色電商村鎮,打造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
三是深化電商精準扶貧。加大綜合示范工作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在擴大支持范圍時向國家級貧困縣傾斜。開展“電商專家下鄉”活動,組織相關領域專家赴貧困地區進行現場指導。針對農村電商發展環境弱但潛在產品豐富的特點,推動大型電商企業與貧困縣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市場化對口幫扶機制。
四是加強經驗總結和推廣。今年,商務部將召開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現場會,全面總結三年來農村電子商務進展,推廣各地好的經驗和做法。同時,修訂農村電商《服務規范》和《工作指引》,發布第二輯農村電商典型案例集,組織對示范縣政府負責人進行培訓,加強地區間的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