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期貨價格已經騎虎難下
我們認為,邊際成本定價邏輯繼續主導市場,市場價格由邊際成本最高的價格決定,市場需要給國內生產企業利潤、需要給配額外進口利潤,這仍將是市場的共識。
目前國際糖價已經下跌至17美分/磅附近,折算成配額外進口成本在5900元/噸附近。目前廣西的甘蔗收購價格已經提前聯動至500元/噸,折合的平均生產成本在6000元/噸。如果不提高關稅,意味著現在國內白糖的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都已經高出成本10%以上。長期來看,這樣的幅度所處的位置并不低。如果未來沒有超預期的驅動力,那么現在的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可能已經非常有限。
2017年國內糖價將呈現寬幅振蕩
短期來看,國際糖價上漲的驅動力可能來自于印度潛在的進口擴大,或者是產量出現超預期的萎縮,但是產量出現問題的概率不大。長期來看,2017/2018榨季全球食糖產量將恢復性增產,市場再次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糖價岌岌可危。
對于國際糖價而言,價格長期高于18美分/磅就會使得國際食糖增產的趨勢更加明顯。這意味著如果沒有超預期的消費支撐,國際糖價難有好的表現。目前食糖的國內外價差已經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國內糖價最終將是進口價格、走私價格、國內成本互相均衡的結果,價格既不能太高,也不會太低。我們認為,2017年國內糖價繼續走出2016年單邊上漲行情的概率不大,價格呈現高位振蕩的概率更大。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當國際糖價低于18美分/磅時,國內白糖期貨價格的波動區間在6300元/噸—6800元/噸,現貨價格跌破6300元/噸—6500元/噸區間的難度很大。由于2017年下半年仍存在提高關稅的預期,白糖價格越靠近6500元/噸,做多的安全邊際越高。我們認為,糖價繼續上7000元/噸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