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4月7日才發布“關于落實《國務院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有關工作的通知”,正式取消醫藥電商B證和C證審批,意味著醫藥電商正式放開。近日便爆出網店店主因私自銷售未經注冊的進口藥品而遭起訴的個案。業內專家表示,監管機構雖取消上述兩證的審批,但不等于不監管,而且只會加強。
兩地爆出違法銷售進口藥品個案
據悉,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進口藥品注冊證書的情況下,開辦“香港鴻豐醫藥”、“香港百寶園商行”、“香港好品正貨行”等十余個網店,用以銷售境外生產的共計190萬余元藥品,最終令“王某剛”等7人被判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王某剛”、“王某亮”兩人不服上訴,最新出爐的二審還是維持了原判。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曾在新加坡居住的女子李某,被爆已經被當地檢察院提起公訴。李某涉案源起在其網店上叫賣各種新加坡活絡油。但店沒開半個月,她的行為就被當地市場監管局查獲,被認定為賣假藥。
其實,“王某剛”、“李某”等人的行為并非個案。據公開資料,早在數年前,深圳市檢察院就曾對外披露,犯罪嫌疑人“方某某”在網上開設網店,專賣非法進口藥物,牟取非法利益的個案。
醫藥電商放開后如何進行監管
由于上述案件被爆出的時間恰逢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知”之后,而通知又明確醫藥電商B證和C證已正式放開。在此背景下,監管工作如何跟進已經是一大課題。
據記者了解,互聯網藥品交易即醫藥電商資質是國家食藥監總局對藥企、連鎖藥店、醫藥商業公司、互聯網企業從事醫藥電商的審核憑證和門檻,分為A證、B證和C證。
“此番B證和C證取消審批,且規定連鎖藥店可以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這就意味著對于連鎖藥店而言,要觸網,一些門檻相對較低的網絡平臺應該都可以。這也是當時爭議較大的地方。”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桂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在網上不時爆出有店家違規銷售進口OTC藥品甚至是處方藥的情況下,B證和C證取消審批后,監管不見得會降低要求。目前不論是食藥監局還是發改委,都已經明確暫不允許在網上銷售處方藥。OTC藥品這塊,也已明確需要走“網訂店取或網訂店送”的模式,而所謂的“店送”,主要指藥店員工直接配送。南都記者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