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享有“千年商都”之譽的廣州,從來都是商業地產開發商想要進駐的商業“圣地”。顯然,率先把藝術·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商業品牌K11也有這樣一個“羊城夢”。
據媒體5月6日報道,新世界集團旗下K11購物藝術中心正式確定落戶廣州東塔。對此,新世界中國地產華南區域董事耿樹森對媒體表示,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建筑面積為8萬平方米,將于2016年中開業。
屆時,廣州K11也將會像香港、上海的K11一樣,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座購物中心,更是一間藝術博物館、環保體驗中心、主題旅游景點和展示人文歷史的場所。
k11入駐東塔
事實上,K11進駐廣州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2008年,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周大福集團以2860元/平方米的底價報價,競得廣州東塔項目。其后,在2010年市場就有傳言稱,新世界地產太子爺鄭志剛首次獨當一面創辦的全球首個文化藝術主題商場K11有望進駐廣州東塔。
如今,時隔三四年,K11終于確定正式入駐東塔,即周大福中心。
對此,不少市場人士都不以為奇,稱只是“新世界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已。
資料顯示,K11由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鄭志剛一手創立。
2008年,新世界從港府手中接過九龍區的整改項目時,曾在哈佛大學學習藝術的鄭志剛便開始琢磨將藝術與購物結合在一起。
不久后,與藝術品結合的香港K11開業。開業后市場反響良好,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且收入比整改前翻了3倍。
之后,鄭志剛開始在大陸全力推進“K11”品牌的建設步伐,并預計在未來7-10年間投入10億美元,構建近百萬平米的營業空間。
2013年1月下旬,經過為期1年多的改建,新世界大陸首個K11購物藝術中心在上海試營業,5月份正式營業。
半年后的7月,鄭志剛出席上海第三家K11開幕禮時表示,由上海新世界大廈翻新而成的K11商場,斥資逾4億元,整體零售商場租金比翻新前上升70%,寫字樓租金收入亦增加30%,總體銷售提高40%。
并且,其還宣布,計劃未來5至6年內,投資10億美元(相當於78億港元)營建19座K11商業項目,進駐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天津、沈陽、海口等城市,打造超過100萬平方的購物中心。屆時冀K11概念項目的每年銷售額,可提高至逾200億元人民幣。
藝術定位待考
不過目前,K11在國內的運營情況并沒有全如鄭志剛預期中的美好。
K11和其他商業項目最大的不同則是,其大力強調了藝術和購物中心的結合。在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普通市民也可隨意在生活中感受“藝術”的香港,這樣的定位或許能博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上海的情況和香港類似,因此K11在上海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績也不足為奇。但在中國內地其他地方,包括廣州在內,對于藝術的接受程度,對于購物中心的理解和需求,顯然還沒有達到上海的水平,因此,K11這樣主打“藝術”牌的購物中心能否被市場所認可,實在無法肯定。
至少,從已經有K11項目的城市如武漢來看,其并沒有成為武漢商業項目的代表案例,也沒有成為K11在國內的又一個成功典范。
至于K11此番進入廣州,值得注意的是,K11入駐的地方正位于被不少業內直言“商圈并未成熟”的珠江新城商圈,因此,K11的藝術購物中心能否適應“千年商都”廣州也成了一個值得關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