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下單之后僅過20多分鐘,上門收取待洗衣物的工作人員就敲響了李小姐的家門。熱情的“取衣小哥”告訴李小姐,無論是家務事、買東西,還是鄰里圈,只要有關社區服務的任何需求,顧客都可以在手機上下訂單,國安社區工作人員會在45分鐘之內趕到。
老人洗澡需要幫忙、孩子假期去哪里玩、社區辦事了解政策……事無巨細,都可以在國安社區找到對應的產品和服務。記者了解到,中信國安集團于2016年正式推出一站式社區服務平臺——國安社區。截至目前,國安社區已在全國12個城市設立線下體驗店300余家。同時,國安社區APP線上平臺與“國安俠”配送體系的建立為新型社區服務模式提供了完整鏈條。
通過電商購買商品或者服務,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圖片再清晰也不如親手摸一摸,退換貨再方便也不可能把商品往電腦里一丟了事。體驗,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借助社區空間,則可以方便地完成體驗環節。基于此,國安社區線上平臺加線下門店共同構筑了一個社區服務共享平臺,不僅涵蓋人們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需求,同時也提供各類社區精神文化活動。形象地說,國安社區就是電商開在你家小區里的門店,這個門店不僅出售商品,還提供各種或有償或無償的社區服務。
電商紛紛轉戰線下。先有亞馬遜實體書店驚艷亮相,后有京東集團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甚至連攜程、藝龍、同程等旅游電商都開始紛紛布局O2O線下體驗店。
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殺回線下,實體店的概念已完全不同,用戶對實體店的期待也已發生巨大變化。賣東西,不再是實體店的首要任務,提供優質體驗、增加用戶黏性才是電商布局實體店的用意所在。這方面,社區無疑是離消費者或潛在用戶距離最近的地方。
以國安社區為例,對于消費者而言,購物環節隨時隨地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門店承擔的則是產品展示、方便退換貨、以便利社區服務吸引用戶等功能,這一切又都是在消費者家門口完成。國安社區還整合了社區居民的各類需求,開發出“老年之家”“社區合伙人”“環境專家”“家務事”等產品。伴隨著這些產品的應用,門店工作人員可能會成為你生活中的熱心幫手,你的鄰居也可能成為賣東西給你的“售貨員”。
在社區布局實體店,其背后的目標是滿足消費需求的升級。首先,對于消費者而言,購物不僅要便宜,要方便,還要有體驗;需要的商品不僅能夠送貨上門,最好還能立刻送貨上門。其次,傳統的保潔、家政服務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因此對社區服務的深度挖掘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