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召開全省汽車行業專項執法行動實務公示會,公布了執法行動的相關情況及汽車市場中存在的十類違法行為,并公布了一批汽車銷售、汽車維修及汽車配件銷售企業在經營中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典型大要案。
據了解,浙江省工商局針對汽車市場存在的種種亂象,從3月份開始,就對全省范圍的汽車市場開展了專項整治執法行動。主要針對汽車銷售企業(4S店、專營店等汽車銷售企業)、汽車維修企業(4S店、汽修廠等)、汽車配件市場等三類主體開展執法行動。
據統計,截至8月底,浙江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出動執法人員9988人次,檢查汽車銷售企業(含4S店)1952家次,檢查汽車修理企業(不含4S店)2164家次,檢查汽配件市場69家次,檢查汽配件市場經營戶2751家次,立案查處案件568件,涉案金額4107萬元,罰沒金額共計633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3件。
在專項整治行動中,浙江省各地工商根據前期暗訪調查和日常檢查獲取的線索,查破了一系列影響廣泛、成效明顯的汽車市場侵權大案要案。其中杭州市工商局江干分局就在今年7月中下旬聯合企業和社會維權力量,接連查獲假冒通用、現代、大眾、本田、玉柴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零配件案件15起,查扣涉嫌假冒侵權汽配6738件,案值近60萬元,侵權商品涉及大燈總成、輪轂盤、安全氣囊油絲、剎車片、機油格、空氣濾芯等近百個品類。據當事人交待,上述假冒產品部分來源于江蘇丹陽遠誠塑件有限公司、廣州德玉汽配經營部、廣東增城市譽達良汽車空調配件廠等地,部分則來源于上門推銷的不法商販。目前已結案11起,罰沒款22余萬元,其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