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農產品銷售難,加快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步伐,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需要面對的現實難題。近年來,銅川市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重要抓手,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引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使“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向廣闊市場,讓群眾“坐地生財”,電子商務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級體系
貧困村電子商務實現全覆蓋
曾幾何時,電商作為城里人的專利,距離農村很遠。如今在銅川市的廣闊鄉村,電商已無處不在,日益成為破解“三農”問題的“金鑰匙”、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與解決農民買難賣難、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
今年6月10日,隨著革命老區宜君縣棋盤鎮王洼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成,該市貧困村實現了電子商務全覆蓋。
早在2015年,電信銅川公司就成立了電子商務推進辦公室,自發地開始農村電子商務培育建設,當年即實現了銅川新區、耀州區照金鎮和小丘鎮的主營業廳改造,一半用于電信業務,一半用于農村電子商務運營,并在多個村子建設了“電子商務服務站”試點。隨著試點的不斷推進,逐漸形成了一條銅川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逛集網·照金商城”,即以“線上品牌中心線下體驗展示館”為主,以各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為服務網絡的照金電子商務模式。
去年以來,銅川市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共享共贏”的原則,市、區(縣)財政各承擔50%扶持資金,一次性補貼3000萬元,用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農村電商建設。
截至目前,該市農村電子商務按照“縣級建設縣域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鎮(街道)建設電子商務服務所、村級建設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形式,構建了3個層級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網絡代購、農產品銷售、物流配送、普惠金融等便民服務。
政策支持
電商經營戶和貧困戶實現雙贏
“我的夢想就是通過電商平臺,把更多家鄉優質農產品賣向全國,和鄉親們共同致富。”耀州區瑤曲鎮的王娟,2013年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創業。去年,在政府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下,她在瑤曲鎮葫蘆村建了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并利用“逛集網·照金商城”平臺,銷售家鄉特色農產品。
王娟說,自從建了“服務站”,農產品銷售難得到緩解,不僅村里貧困戶收入增加了,也讓她增收20余萬元。去年她通過電商平臺,僅1個月就為村民銷售核桃6500余公斤,戶均增收500余元。她還與60戶貧困戶和10戶返鄉農民工簽訂了幫扶合同,發放雛雞5500羽,不僅免費提供養殖技術,還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回收土雞蛋,真正實現了電商經營戶和貧困戶的雙贏,而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
據了解,為了做好農村電子商務,去年以來,該市先后出臺《銅川市“十三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銅川市電子商務發展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等一攬子電商扶持政策,將“互聯網電子商務”行動納入農業、服務業和扶貧開發工作中。在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工作中,建立了全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領導任第一召集人,區(縣)政府、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協調有關交通、通信、土地、人才等問題。由市商務局牽頭負責,多次召開現場會統籌推進,以交流、培訓、觀摩的形式,安排部署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工作。
打造品牌
讓農村電商發展步入快車道
品牌化、專業化是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和電商發展的必由之路。銅川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正從“自發參與、單兵作戰”進入到“政府引導、集團作戰”的新階段。
在王益區王家河辦事處馮家河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土雞蛋、核桃等特色農產品,這些農產品中,村民黨龍的土蜂蜜十分俏銷。
馮家河村位于大山深處,植被繁茂,黨龍和他的舅舅幾年前就在村里養了十多箱蜜蜂,但因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蜂蜜銷不出去曾讓他一籌莫展。今年,海貓移動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鐘紅正和他的團隊,通過招商活動入駐銅川后,先后在王益區建立11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其中馮家河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包銷了黨龍全部土蜂蜜。鐘紅正還經常到黨龍家里串門,指點蜜蜂放養技術,建議他擴大規模。如今,黨龍的蜂蜜包裝銷售都不用操心,蜜蜂已發展到70箱。黨龍說,今年打算再養100只羊,3年后重建新房。
據統計,去年以來,銅川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已完成4個縣級、16個鄉鎮級、244個村級的站點建設。銅川市新建的三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已開通微小店166家,上架銅川大櫻桃、耀州辣子等網貨,特別是近期櫻桃促銷活動,完成銷售2493單,成交金額29.4萬元。“B2C商城”有“銅小薇”“居無憂”,物流服務企業有耀州區南村農特中轉服務站,信息服務有“掌上銅川”“銅川新聞第一線”等。“逛集網·照金商城”和海貓移動商城兩大平臺,已成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的業界翹楚。
技能培訓
為電商培育更多致富帶頭人
今年5月10日,中國電信銅川分公司、銅川逛集照金公司等共同組織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會,在印臺區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舉辦。6月20日,由省商務廳主辦的渭南片區電子商務培訓班,在韓城市開班。兩次培訓會,返鄉青年李增濤全程參加。
李增濤是印臺區陳爐鎮雙碑村電商服務站的店長,在外打工十多年,2015年5月回到了故鄉。才回來的幾個月里,因家在農村交通不方便,信息封閉,他感到創業很迷茫。當他了解到銅川電信與陜西逛集網合作在全市展開農村電商三級服務體系建設后,他先是把網絡光纖拉到了家里,實現了在家就能了解外界信息,2016年又成立“山里人家”專業合作社,注冊了商標品牌“河川聚”,開始全身心地探索當地農特產品向外賣的問題。目前他的花椒、面粉生產基地已經確定,產品打造與包裝設計等正在策劃,計劃正式投運后,可幫助周圍數十個村解決農產品的賣難問題。
據統計,截至目前,銅川市累計電子商務企業超過500家,微商網店3900余家,投身電子商務創業的人員超過5000人。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兩年來,該市通過商務、人社等部門以及職業院校、龍頭企業和電商協會等,開展技能培訓、創業大賽、便民服務達80余期3000多人,更多返鄉青年自愿加入創業大軍,正在成為農村電商開路先鋒、致富帶頭人,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