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牌照的發放,讓產業鏈各方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從電信運營商、手機制造廠商到芯片廠商,產業鏈所有環節都努力在4G時代為消費者提供最優的用戶體驗。在日前曝出宇龍酷派拿下高通近八成4G芯片資源的消息后,4G千元機市場引發連鎖反應,多個廠商千元機產品瀕臨斷貨。
專家表示,在拼搶4G芯片資源的背后,是國產手機廠商4G戰略目標的一次大躍進。在我國大力推進信息消費戰略的大背景下,4G這一機遇被無限放大,作為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國產手機芯片廠商自然也充滿了期待。
產業鏈不斷創新 推動3G業務發展
2009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3G牌照,中國進入3G時代。經過5年的發展,2013年全國智能手機份額已達到87%。伴隨3G智能手機的高速增長與移動互聯網在我國的高速發展,用戶的數據流量消費習慣開始逐漸養成。
3G移動業務的發展離不開智能手機在中國的高速增長,而在此背后,中國芯片產業鏈的深入創新與發展是重要的推動力。聯發科技、展訊、聯芯科技、華為海思等芯片廠商緊跟移動通信市場發展節奏,不斷推出豐富的芯片解決方案。“2014年,中國移動終端產品芯片解決方案已涵蓋單核、雙核、四核、八核,形成全面的上游芯片產品系列,推動中國移動終端市場用戶獲取移動寬帶業務的成本不斷降低,大大推動中國移動寬帶業務的發展。”科技、媒體和通信(TMT)行業分析師王玉泉介紹說。
“移動寬帶加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移動終端設備在全球的迅速普及與發展。”王玉泉表示,市場研究公司GfK集團日前發布的全球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以中國為主的亞洲發展中國家消費電子業零售額增速達15%;與此同時,2013年全球手機市場中,3G智能手機零售量占比首超功能機,達到58%,同比增長44%。“中國3G移動終端的高速增長離不開上游產業鏈的強力支撐,尤其是來自于國產芯片產業鏈的產品創新與發展。”王玉泉說。
站在國家層面的角度,芯片產業關乎國家信息安全。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久前明確表示,將加大對TD-LTE多模芯片等制約產業發展瓶頸環節的研發支持力度,提升國產芯片的市場競爭力。
受制于核心技術 突破瓶頸需依靠創新
業內專家表示,從產業發展來看,未來2G、3G、4G制式將共存發展,支持多模多頻的終端更加符合電信運營商的發展需求。“4G發展要求多模多頻著眼于全球LTE市場發展實際。電信運營商需要在原有多模基礎上增加4G工作頻段,同時要滿足不同國家和區域頻段的適應性。發展4G用戶,終端是重要推動力。”市場市場調研公司IDC高級分析師閆占孟表示。
眾所周知,終端和芯片一直是制約我國TDD產業發展的瓶頸。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外有15家廠商開發超過40款TD-LTE芯片,4G初期終端芯片所面臨的現狀要遠遠好于TD-SCDMA起步時期。“對于國產芯片廠商來說,則是移動終端支持多模多頻對基帶、射頻、天線的設計與布局帶來的挑戰。”閆占孟說。
3月中旬,中國移動發布《中國移動定制終端產品白皮書》,對4G終端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顯眼的就是,自5月31日起,中國移動送測4G定制手機將全部支持五模。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軒然大波,國產芯片廠商頗多抱怨。
“眾所周知,國產芯片廠商的技術研發大多集中于三模。此外,技術的提升,不僅需要資金、人力的投入,更需要不斷創新。”閆占孟表示,無論是之前中國移動提出的五模要求,還是后來改口不再強求5模單芯片,能夠想象的是,國產廠商依然無法在短時間內趕上國外芯片巨頭。
業內認為,從我國4G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雖然目前只發布了一張4G牌照,但融合組網已成為大勢,這就要求支持多模成為終端、芯片的標配。市場數據也予以了佐證。TD產業聯盟研究部日前發布的《TDD產業和市場發展簡訊(2014Q1)》顯示,今年一季度,TD-SCDMA芯片出貨量達到4600萬片,單核占比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