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訂單找產品就上88訂單網
  • 訂單
  • 產品
  • 公司
  • 資訊
  •  
  •  
資訊分類: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裝 五金模具 電工電子 服裝鞋帽 照明儀表安防 醫療器械 電子商務 食品農業 數碼家電 冶金礦產 橡膠塑料 農林牧漁 商業貿易 商務服務
您當前位置:88訂單網首頁 > 資訊 > 電子商務

互聯網戰國時代:京東將大戰阿里?

2014-5-30 9:06:42  來源:網易財經  字體大小:

  雷軍系包括已經上市的YY和正在籌備上市的UCweb、Vancl、金山系、迅雷等都是行業內的明星公司。然而絕不僅僅是這些。支付工具拉卡拉、科技博客雷鋒網、醫療資訊網站好大夫、職業社交網站大街網等背后都有雷軍的身影。而米聊、UC、金山詞霸、多看閱讀也早已開始了在小米手機的預裝。顯然,小米絕非只是一家智能手機生產商,它是要建立包括電子閱讀、視頻、桌面、電子商務等服務在內的互聯網生態圈。

  最后就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阿里在這一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平臺優勢已經一覽無余,2014年第一季度已經坐擁8100萬用戶,總規模為5413億元。京東目前也推出了產品搭配較為合理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除了針對個人投資者的理財服務小金庫之外,還涉足消費金融(京東白條)、互聯網支付、POS收單、手機支付、保理等等。即便如此,京東在阿里面前依舊是學徒。

  先從數據方面看,阿里2013年的交易額達到2480億美元,年訂單總量為113億,活躍用戶數達到2.31億,同期京東的交易額約為203億美元,大致相當于阿里的8.2%,截止到2014年的活躍用戶數為3340萬,也只是阿里13年的14.4【找訂單】6%;更為重要的是,京東13年凈虧損5000萬,阿里則實現了211億元的凈利潤。數據雖然反應的是當下,但京東如果沒有顛覆性的創舉,只是沿著阿里的老路走,想要趕超阿里似乎有些癡人說夢。

  在電商領域趕超阿里沒那么簡單

  5月27日,京東夢寐以求的微信“超級入口”終于上線。可以預見,在6月即將到來的京東11周年慶促銷活動中,微信入口將成為京東的大殺器,同時也將是第一次在實戰中檢驗其威力。另外,在拿到超級入口的同時,C2C平臺拍拍網也將于下月5日重新上線,京東也將藉此進入C2C領域。

  戰火已經不可避免的被點燃。京東此次店慶號稱投入史上最大規模的全品類促銷力度,同時也是京東和騰訊“聯姻”后第一次聯合作戰,而作戰目標顯而易見是阿里。京東在其頭一個十年,經過一系列廝殺,在質疑和謾罵聲中超越了當當、亞馬遜(中國)、蘇寧云商、國美在線等老牌和新晉電商,穩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接下來的目標自然而然是阿里,對此劉強東并不諱言。京東上市后,其在接受采訪時豪言,超過阿里是必然的,因為京東的用戶體驗好于阿里。

  和阿里的第一仗京東應該已謀劃良久,做出了精心籌備。在京東【找訂單】做大的過程中,幾乎是阿里做什么,京東也跟著做什么,在很多業務拓展上,京東都在尾隨著阿里動作亦步亦趨。顯然劉強東是想做一個跟跑者,等待時機一舉超越之。

  聯手騰訊加上成功上市,也許是劉強東眼中的一次絕佳機會。因此近一段時期內,京東動作連連,在3月10日正式和騰訊達成合作協議后,4月2日,京東就將集團正式進行分拆,其中包括京東商城集團、金融集團、子公司拍拍網和海外事業部,而這都一一與阿里對應。5月22日京東正式在美國上市,市值274億美元,融資17.8億美元,加上騰訊的5%投資,京東的整體融資額達到30億美元,由此有了充足的資金保證。緊接著,上市不過一周后的27日,就亮出了“微信入口”這把利劍,眼下,就等著6月的一場廝殺了。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京東如果單純把在電商領域趕超阿里作為目標,可能將是戰略性失誤。

  一超多強格局已穩定

  首先,京東能否趕超阿里是個很大的未知數。獵豹移動CEO傅盛曾說,互聯網老二超越老大的概率基本為零。

  那劉強東放出豪言的底氣究竟來自哪呢?上市后其對外聲稱,未來京東的增長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3~6線城市渠【找訂單】道下沉;二是移動端購物的增長;三是新興業務,諸如海外項目、金融、物流平臺開放、生鮮等。那我們來看看京東在這些方面和阿里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從移動端來看,移動互聯網給了京東一個趕超阿里的絕好機會。雖然目前微信的入口效應在電商、O2O、支付等領域的嘗試并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微信的流量和用戶能為京東帶來多大增長目前也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但其存在卻依然給了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然而關鍵問題是,微信始終是騰訊的微信。騰訊的一貫策略就是不會讓一家企業獨大從而出現綁架平臺的現象。有理由相信微信的流量入口并不會只貢獻給京東一家,京東商城只是微信電商平臺戰略的一部分。通過這一平臺也許能夠顛覆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統治地位,但其主導者必然是騰訊,而其成長起來的紅利肯定也不會只屬于京東一家。簡而言之,騰訊怎么可能將微信拱手讓給京東,并坐視其成為繼BAT之后的第四極。

  第三個機會出自O2O。劉強東所購想的O2O,實際上就是一個巨大的網上超市。他認為,商業發展的規律是小集貿式的業務模式注定走向衰敗的。未來必將是實現貨物的有組織流通、標準化服務。而京東的O2O業務將【找訂單】主要集中在商超,其構想是讓便利店都在京東來開店,進而從線上引流。在線下,每個合作店鋪都成為了京東的物流配送點,門店人員不再僅僅是傳統的銷售人員,也成為了京東的快遞員,幫助其線下配送。

  然而,在京東與實體店如何進行利益分配、在不增加實體店人力成本的情況下如何保證配送時效、如何在實現消費者便捷購物的前提下能夠確保商品價格不會上漲,在沒有價格優勢后如何能確保消費者對這一消費模式充分認可而帶來足夠的訂單等等問題擺在一起看時,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起碼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綜合來來,京東在電商領域想要超越阿里,絕非易事,電商領域一超多強的格局也將長期維持下去。即便未來能夠實現超越,也將是一場“持久戰”。

  互聯網進入戰國時代

  京東面臨戰略選擇

  其次,更具悲情色彩的是,即使在電商領域京東能夠趕超阿里,但彼時的阿里帝國依舊要京東仰視。

  中國的互聯網格局已然從春秋時代邁入到了戰國時代。各豪強早已紛紛憑借自己的先發優勢在各個領域形成壟斷。縱觀當下互聯網格局,第一梯隊仍然是BAT。騰訊系以社交網絡為主要入口,涉足門戶、瀏覽器、搜索、安全、游戲【找訂單】等入口或服務端;阿里系以電子商務為主要入口,涉足支付、社交、地圖等;百度系以搜索為主要入口,涉足新聞、電子商務、軟件分發、新聞等。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有自己絕對壟斷的領域,同時由這個領域向上下游拓展,以不斷鞏固自己的壟斷地位,同時也在不斷探索,試圖跳出自己的行業,在新的領域建立新的帝國。

  第二梯隊包括奇虎360、小米、京東、樂視等。這些公司都保持了相對獨立的發展,有自己的盤算,不會輕易站隊到BAT任何一方,因為它們有更大的野心,要跟BAT一較高下。第二梯隊中,小米和360無疑表現更為突出,初步形成了雷軍系和周鴻祎系。

  周鴻祎系包括奇虎360系、快播、酷狗音樂、3G門戶和快用手機助手等。雖然去年與收購搜狗擦肩而過,失去了與百度死磕的機會。但因其在殺毒領域不容忽視的地位,同時形成了在娛樂尤其是在移動端的勢力范圍,未來仍是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可見5巨頭的身型已經初現端倪。

  顯而易見,互聯網整合的趨勢將不斷深入,巨頭們的圈地拼殺只能會越來越生猛,其中近期阿里的勢頭最大。從2012年開始,阿里投資、收購、并購的腳步逐漸加快,“阿里系”的版圖也在互聯【找訂單】網領域不斷延伸:電商、社交、音樂、視頻、移動通信、在線旅游、地圖、打車拼車、瀏覽器、存儲……而從2013年開始,馬云開始不滿足于只在IT互聯網領域的擴張,他口中時常提起的“阿里生態系統”也開始向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延伸:物流、基金、保險、擔保、教育培訓、文化傳媒、零售賣場、金融……雖然有分析稱這是阿里為了上市而做的“勢”,但更加不可否認的是,電商的格局趨于穩定,空間在縮小、風險卻在提高,從企業布局的層級來講,阿里也亟需從電商中出來,去輻射更多的服務領域。而阿里正是這么做的。

  反觀當下風光無限的京東,業務模式過于局限和單一,缺乏更為宏大的布局。在互聯網大融合時代即將到來的時候,京東想憑借在某一領域做到極致而成為一極,恐怕不太現實。

因此,當下劉強東和他的京東,考慮的不僅僅也不應該只是局限在如何在電商領域趕超阿里,而應當想清楚自己主攻哪個方向,使自己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形成絕對優勢甚至壟斷,憑此形成一極。如果把在電商領域趕超阿里作為長期戰略目標,則很有可能陷入迷途,最終無論實現與否,都將“泯然眾人矣”。我想這絕不是強勢如劉強東所希望看到的結局。【找訂單】

責任編輯:88訂單網
88訂單網特別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88訂單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文為88訂單網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 京東劉強東

相關文章
關于88訂單網 | 新手指南 | 誠征英才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付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快遞查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傳真:0769-81181218 電子郵箱:admin#88order.com 訂單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英文網址:m.jsjsjsj.cn 版權所有 88訂單網備案/許可證:粵ICP備14027189號-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