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當前山東省夏津縣生豬養殖成本及價格、效益情況,準確把握市場價格走勢。近日,夏津縣物價局對本縣部分生豬養殖場、養殖戶進行了專題調查。
生豬市場價格運行仍不穩定。2018年1月份夏津縣生豬價格為15.2元/千克,從2月份開始連續三個月的價格下跌,4月份價格跌至最低9.6元/千克,從5月份開始,生豬市場價格開始回升,到7月5日生豬價格上漲到11.6元/千克。造成生豬價格不穩定的原因:一是周期性波動影響,生豬價格自2018年春節以來,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和虧損邊緣。嚴重挫傷了養豬積極性,一些中小生豬養殖戶退出市場。而近期生豬市場波動頻繁,養殖成本不斷提高,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持觀望心態,母豬補欄較為謹慎,致使存欄母豬減少;二是高成本推動生豬價格。飼料、運輸和工資成本不斷上漲,造成養豬成本增加較大。再加上防疫、運輸、用地、環保等支出都有較大幅度上漲;三是由于近期天氣逐漸炎熱,豬肉燒烤進入居民餐桌。豬肉消費旺季的到來,需求量越來越大,推動生豬價格上漲。
生豬養殖成本高利潤低。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仔豬價格為16.3元/千克,每頭仔豬成本約為440.1元,每頭豬飼料成本約為796.8元,防疫治療成本每頭豬平均為18元,人工飼養成本約為30元,再加上水、電、折舊等其他成本折算21元,綜合成本約為1305.9元。而當前出欄肥豬價格為11.6元/千克,按每頭豬出欄平均重110千克計算,每頭豬銷售收入1276元,所以當前每頭豬虧損29.9元。
但從調查情況看,規模養殖場由于飼養管理水平較好,仔豬自繁自養成本低,銷售客戶市場穩定,因而出欄生豬凈利潤有較小空間。散養戶由于飼養管理水平較為粗放,有的單純育肥,仔豬外購成本較高,銷售客戶市場不固定,因而出欄生豬凈利潤較低,有時受疫病、行情起伏因素影響,仍處于虧損邊緣。
近期生豬市場行情逐步回暖。2018年春節過后,生豬價格階梯式低價運轉,當前生豬價格為11.6元/千克,與去年同期的生豬價格相比,降幅22.3%。生豬價格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當前生豬價格比前期有所上漲,但上漲速度慢,養豬戶還在承受著養豬熊市的煎熬,失望多于希望。但飼料價格卻呈現穩中上漲的趨勢,尤其是玉米價格已上漲到0.97元/斤,導致養殖者受到前后夾擊,豬糧比價加速回落,養豬效益在盈虧點上徘徊。終端肉類銷售價格也一路慢漲,除消費低迷外,主要還是屠宰企業庫存壓力大,導致價格難以提振。
由于生豬價格持續低價運轉,致使部分養殖戶加速退出。在此低落情緒彌漫之下,近期不少養豬戶加快生豬出欄,以減少養殖風險。受養殖經濟效益滑落影響,部分養殖戶開始加速淘汰母豬及銷售仔豬,仔豬價格快速回落,同時,淘汰母豬價格低迷,再次證明當前淘汰母豬意愿較強。另外,隨著后期出欄的增加,肉類供應壓力再度加大,進而導致上游活豬價格難以上漲。
目前,夏津縣生豬生產方式處于散養與規模養殖并存、且散養向規模養殖逐步過渡的時期,豬肉產業鏈環節多、涉及面廣,穩定生豬生產、穩定生豬價格、確保生豬有效供給還面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養殖成本持續增加。當前飼料價格持續上漲,特別是玉米價格上漲趨勢明顯。當前養殖場、散養戶普遍感到養豬各項成本投入增加太大,生豬價格波動不穩,養殖效益難以保障。
二、勞動力難以得到保障。隨著最低工資標準的不斷提高,社會平均勞務工資水平呈上升態勢,導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選擇外出打工,生豬養殖戶雇工難度大。
三、生豬出欄價格高低不一。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同一些知名肉聯公司長期合作,銷售價格隨行就市相對穩定,高品質優良品種的生豬銷售價格還會高于市場平均價格,規模較小的散養戶生豬出欄數量較少,有時受疫病影響出欄沒有規律,造成外銷困難,屬于散養散售,銷售價格起伏較大沒有保障。
四、生豬市場利益分配不均。生豬養殖與最終市場消費之間的中間環節(包括豬經紀人、屠宰企業等)從中得利潤相對豐厚,當生豬價格下跌時,養殖戶利潤空間大幅縮小,甚至虧損,而最終消費者也沒得到豬肉價格下跌所帶來的實惠。(五)發展規模養殖制約因素多。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對穩定生豬生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發展規模養殖的貸款難、用地難和環境治理費用高等問題依然突出,加之市場波動頻繁,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等長期性問題,均影響了生豬生產的穩定發展。
針對調查結果和生豬養殖面臨的問題,夏津縣物價局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制定生豬養殖行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各類養殖場合理投資布局,科學均衡發展。建立生豬養殖備案制度,設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多部門積極參與的生豬信息發布平臺,定期發布生豬養殖過程中的生豬存、補、出欄數量和生豬各類價格及疫病預警防治、養殖技術等相關信息。加大生豬養殖的技術培訓力度,重點針對散養農戶開展養殖技術培訓,提高散養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二、大力發展規模養殖,推廣生豬良種化,增強豬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繼續落實現有的規模豬場、生豬良種補貼等生豬扶持政策,加大對生豬規模生產的扶持力度,妥善解決規模養豬企業貸款難、用地難問題,大力發展專業化養豬場、標準化養豬小區和集約化養豬企業,同時引導散養農戶進場入區,提高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提高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提升生豬產品質量。
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成立專業合作社,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鼓勵養殖戶聯合起來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負責宣傳推廣生態養豬、環保養豬計劃。與畜牧局、獸醫站等單位積極協調,為生豬養殖場(戶)提供各種養豬技術培訓和疫病預警防治幫扶。通過合作社組織養殖場(戶)共同應對市場風險,聯保爭取金融部門的融資貸款,降低采購環節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四、建立和完善豬肉風險儲備制度。建議相關部門要逐步加強豬肉風險調控,當豬糧比價低于預警線時,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和豬肉深加工規模,鼓勵養殖場(戶)和屠宰企業、肉制品加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機制,降低養殖風險。
五是加快推進生豬目標保險工作。生豬價格的大幅波動,對養殖戶和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生豬目標價格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減少市場風險損失、穩定養殖戶生產行為、促進金融服務提升和鼓勵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的作用。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繼續科學創新保險品種、健全市場價格監測體系、建立巨災風險保障體系、完善保費財政補貼手段等相關建議,以期推動生豬目標價格制度盡快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