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螺紋鋼價格掉頭向下,并一頭扎到底,有些吃瓜群眾擔心,同為建筑主材的水泥將步上后塵。然而,水泥價格卻意猶未盡,仍然保持上升勢頭。據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上周(11月30日),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繼續上揚,漲幅為0.2%,是自8月下旬價格反彈以來的連續第十五周上漲。
長三角地區作為全國主力,經過幾輪暴漲后,水泥價格均站上500-600元/噸;上周開始進行區域輪換,已經進入冬施期的京津冀地區,水泥企業也紛紛發布漲價通知,普漲30元/噸;緊接著,本周珠三角地區水泥價格即將上漲20-30元/噸。
鋼價和泥價出現剪刀差,簡單分析原因:螺紋鋼主要是因為供給端限產放松,又疊加了悲觀情緒影響;水泥則恰恰相反,進入11月供給端生產受限,錯峰生產疊加環保限產,造成熟料供應持續短缺。至于需求端除了北方季節性減弱,以及南方地區受雨水天氣影響出現階段性減弱,市場整體平穩,并未出現明顯趨勢性下滑。另一差異因素,北材可南下,北泥被堵死。
進入12月,環保治理對于水泥行業供給端的影響尚未消退,安徽蕪湖、宣城以及浙江局部地區,水泥企業繼續被迫停產,所以,即使有些區域水泥價格已經達到歷史高位,但企業報價仍在上漲。如浙江杭州和紹興,12月3日,水泥價格再次上調15元/噸。
有漲亦有跌,就在浙江地區發布漲價消息的同時,長江上游重慶熟料報價大幅下跌,出廠價跌至400元/噸,與最高時期相比,累計下跌100元/噸。短期因長江中下游庫存多處于低位或空庫狀態,上游熟料價格下調,對市場影響有限,預計12月底至1月初,價格下調或將被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