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國內豆油價格持續走跌,連盤主力1901合約自6000元/噸跌至5400元/噸,跌幅達10%。筆者認為,長期而言,豆油供應過剩格局不改,價格難以反轉;短期而言,中美貿易和談偏“積極”的預期進一步施壓豆油,期價延續疲軟態勢。筆者認為,后續要重點關注中美新貿易協定能否正式落地,以及年末消費旺季能否給豆油帶來一波反彈。
油脂市場壓力較大
雖然美豆短期受中美貿易和談的擾動,但是長期豐產壓力不改,并且就當前巴西大豆良好的生長態勢以及阿根廷大豆順利播種的形勢而言,南美新季大豆產量將進一步上調。長期來看,美豆期價仍面臨較大的下跌壓力。此外,原油價格從10月初高點76.55美元/桶大跌至52美元/桶,跌幅達32%,直接影響到生物柴油的消費,從而拖累全球各大油脂價格下跌。
大豆到港預估下降
從目前的供應結構來看,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進口大豆庫存有666萬噸,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419萬噸。天下糧倉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至明年2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分別預估為620萬噸、500萬噸、300萬噸,但是預計后期到港量將繼續增加。
如果我國取消美豆進口關稅,市場則迅速轉為采購成本較低的美豆;如果中美貿易和談進展緩慢,由于今年歷史最快的播種速度和適宜的生長期天氣,新季巴西早熟大豆有望在明年1月提前供應我國;我國國儲大豆雖然絕對量不大,但是也夠東北小油廠維持一個月左右的開機,并且后期若有供應缺口出現,仍會有部分大豆可供隨時拋儲來補充國內市場。
總之,即使未來中美貿易協商期內美豆進口關稅無法取消,國內實際的進口大豆供應缺口也必然大幅低于此前的市場預期,供應缺口最有可能在明年2月出現,但是巴西大豆很可能將這個缺口的影響最小化。另外,如果中美貿易和談進展順利,不排除儲備以及個別大企業被允許提前降關稅進口美豆的可能,以彌補國內大豆供應缺口。
終端消費持續低迷
受進口大豆到港量減少以及部分油廠豆粕脹庫的影響,油廠開機率有所下降,這雖然帶動豆油庫存略有減少,但是庫存仍高達180萬噸,繼續處于歷史高位水平。相應地,豆油倉單數量也處于歷史高位。豆油供應過剩的格局短期內暫難改變,即使后期中美貿易和談或消費旺季啟動等因素帶動價格上漲,也更多以反彈看待而非反轉。
與此同時,豆油消費端自中秋、國慶雙節結束后快速萎縮,經銷商、終端消費者補庫積極性持續低迷。近期,伴隨著國內外油脂價格持續下跌,以及中美貿易和談偏“積極”的預期,中下游提貨更加謹慎,豆油周度成交量進一步下降,這也是造成豆油庫存在開機率下降的情況下,庫存降幅依舊緩慢的直接原因。不過,隨著寒冷季節的到來以及元旦、春節的臨近,豆油逐步進入季節性消費旺季,當中下游開啟年末備庫周期時,豆油價格有望迎來一波反彈。
整體來看,豆油基本面依舊疲弱,短期消費持續低迷,最大的壓制因素是歷史高位水平的庫存,在庫存未得到實質性改善前,豆油價格會繼續疲軟。不過,隨著年底臨近消費趨旺以及中下游針對元旦、春節的備庫,預計會帶動豆油迎來一輪反彈。操作上,短期可在5400~5500元/噸嘗試做多豆油1905合約,若價格擊穿短期平臺下行,則等待止跌信號出現繼續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