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外盤美豆價格在本周一出現了大幅下跌,一度跌破800美分/蒲式耳的整數關口,這一價格已經低于大部分美國農民的種植成本。美豆價格從周二開始大幅度回升,同時拉動整體油脂板塊的價格向上反彈。
美豆價格的反彈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由于美豆價格跌破800美分/蒲式耳后,過低的價格吸引了較多的國際買家;二是前期投機空頭紛紛在這一低價位上平倉回補;三是美豆種植進度的緩慢在短期內對價格有一定的支撐。雖然美豆價格在本周內快速反彈,但是下一市場年度中國采購的缺席仍會長期對美豆價格產生壓力,因此預計油脂的這一波反彈力度有限,未來仍將呈現震蕩下調的趨勢。
豆油:短期供給依舊充足
雖然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中國對美進口大豆附加關稅的取消變得無望,未來國內大豆的進口將主要依賴于巴西,但是由于本年度南美大豆的豐產,短期內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充足,不會造成國內市場需求的短缺。
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在短期內不會影響到全球大豆的供需格局,更多的是改變全球大豆貿易流的走向。未來絕大多數的南美大豆將出口至中國,而美豆將運往歐洲和全球其他區域。中國需求的減少,可能會導致未來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的減少,但這一現象至少要到明年才可能發生。由于中國未來對蛋白和油脂的需求更加依賴南美大豆,南美大豆出口升水迅速增加。過去一周里巴西大豆FOB升水上調了約30美分/蒲式耳,7月船期巴西大豆FOB升水要高出美灣大豆近65美分/蒲式耳,過高的巴西大豆價格使得國際市場買家轉向美國采購。
對國內而言,雖然巴西大豆FOB升水有所增加,國內進口成本較之前有所上漲,本周進口大豆榨利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短期內供應依舊充足。截至5月10日,國內 豆油商業庫存總量仍高達139.66萬噸。本年度在美豆種植面積不發生進一步削減的情況下,全球大豆供需依然較為寬松,美豆價格將在850美分/蒲式耳的位置上弱勢震蕩,這也將導致全球豆油價格繼續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棕櫚油:低價吸引海外進口
進入5月后,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并沒有出現市場此前預期的下滑走勢,反而較4月有較大增長。根據數家船運公司的統計,馬來西亞5月1日至15日棕櫚油出口量較上月同期增加15%左右。
中美貿易關系的發展,對全球棕櫚油市場的進出口狀況并不產生直接的影響。國內遠期進口大豆的減少,可能會帶來棕櫚油替代的上升,但是其數量仍然有限。本周棕櫚油價格的大幅攀升,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豆油價格反彈帶來的拉升效應,更多的則是由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的大幅增長所造成。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的上升,其背后的主要 原因仍是價格問題。自4月齋月后的出口下滑之后,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快速下跌至近10年來的低位,達到2000林吉特/噸的關口位置,過低的價格使得市場在這一位置上大量買入,從而在短期內推動了棕櫚油價格的上漲。但是未來隨著棕櫚油價格的再度上升,棕櫚油需求也將回復到正常水平,棕櫚油供大于需的基本面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在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出現有效減少之前,棕櫚油弱勢的格局將難以得到改善。
菜油:進口管制或重啟
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可能會迫使加拿大態度發生轉變,從而導致中國對加拿大菜籽、菜油進口的新一輪管控發生,由此再度推動國內菜油價格上漲,菜豆、菜棕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