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第十六屆國際油脂油料市場高級研討會(IOOC 2019)上,糧油專家表示,國內油脂價格正處于近年來的低位,近期粕強油弱的格局不會改變。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信息處處長張立偉在研討會上表示,從今年3月1日開始,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加強進口加拿大油菜籽檢疫的警示通報》,要求各海關加強對進口加拿大油菜籽檢疫。目前來看,我國并未完全禁止加拿大菜籽進口,3月底農業農村部仍然批準了部分企業提交的進口加拿大菜籽的轉基因證書。
據了解,加拿大是世界最大菜籽出口國,2017/2018年度出口菜籽1090萬噸,占世界出口總量的67.2%。中國是加拿大最大菜籽進口國,2018年加拿大對華出口菜籽476萬噸,占出口量的46.7%。
張立偉表示,從對國際市場的影響看,盡管我國沒有禁止加拿大菜籽進口,但目前出口商不敢對華銷售加拿大菜籽,國內廠商也不敢采購加拿大菜籽,在其他國家難以大幅增加加拿大菜籽進口情況下,對國際菜籽價格形成打壓。今年加拿大菜籽價格一度跌至10年來的低點。
“對于國內菜籽和菜油市場來說,3月份海關總署撤銷了加拿大RIChardson Inc和Viterra Inc及其相關企業對華菜籽注冊登記,且要求加強菜籽現場檢疫和實驗室檢測鑒定。兩大企業集團的對華菜籽出口量占了近半市場份額,暫停其對中國出口菜籽將會影響后期中國菜籽的進口。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即使菜籽壓榨利潤和菜油進口利潤豐厚,但面對進口政策中的巨大不確定性,國內廠商訂船心態謹慎。相關政策面消息對資金情緒影響較大,導致盤面反復波動,市場風險與機遇共存,多空均需謹慎持倉。”張立偉說。
對于后市油脂價格走向,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曹智認為,首先,國內油脂價格正處于近年來的低位,但價格的上漲需要國際市場的拉動,只有等外部市場尤其是棕櫚油價格上漲,才能判斷漲勢確立,目前仍未看到這一跡象。其次,由于油粕比受到的影響較多,近期粕強油弱的格局不會變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豆菜油價差擴大之后,其他油品對菜油的替代需要關注棉油、葵油等。
在中糧集團油脂運營部劉霓看來,油脂總體基本面寬松,整體行情趨弱、底部振蕩,短期罐容壓力大,豆油基差偏空(體現對未來庫存增長的悲觀預期),中期仍相對看好遠期菜油。
“未來幾個月中,全球油脂市場的利多因素明顯匱乏,消費環節中很難找到亮點。棕櫚油產量依然處于增長周期當中,同時不利天氣對棕櫚油產量的影響值得期待。”曹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