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方面,9月蛋雞存欄12.369億只,其中在產蛋雞存欄占比71.09%,較8月增加;在高利潤刺激下,在產蛋雞存欄恢復上漲,但幅度低于市場預期。隨著天氣轉涼以及產蛋率逐漸恢復,短期供給有所增加,雞蛋價格出現回落,但幅度低于市場預期。
非洲豬瘟導致生豬價格快速上漲,雞肉作為豬肉較好的替代品,雞肉價格上漲,帶動淘汰雞價格跟隨上漲。未來雞蛋現貨價格下降時,部分養殖主體可能選擇淘汰老雞,以提前鎖定養殖利潤。近期這一預期不斷被證實,預計未來在產蛋雞存欄恢復進度將不及預期。
根據生豬的生長周期規律,仔豬經過5—6個月育肥期后出欄成為市場商品豬的供應,能繁母豬補欄到商品豬出欄需要經歷一年半時間。假設現階段能繁母豬已成功恢復到正常水平,2020年9月仔豬供應恢復,2021年4月市場生豬供應可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
在目前高肉價、高利潤刺激下,養殖單位通過父母代回交以及商品代轉化為能繁母豬的方式進行仔豬繁育的現象較為普遍。調研發現,根據飼養條件以及飼養精細程度不同,在轉化過程中,PSY值下降1—5不等,因此短期市場健康仔豬供應短缺問題將持續。預計2020年國內生豬存欄仍處于低位,豬肉價格強勢特征持續,淘汰雞的價格也將跟隨走高。如果未來蛋價下跌,養殖戶在價格高位將加速淘汰回收成本,蛋雞存欄將隨之下降,進而支撐蛋價再度走高。
季節性需求支撐
根據雞蛋需求的季節性規律,中秋節前由于食品加工企業、商超備貨,開學季對于需求的提振,現貨需求到達全年最高點。中秋節后,終端消費主要以消耗前期庫存為主,需求轉弱,蛋價出現回調。十一過后到春節之前,雞蛋現貨市場迎來第二個季節性消費高峰,同時考慮到今年生豬存欄低、養殖恢復慢,冬季是肉蛋消費的高峰期。在肉價持續走高的情況下,雞蛋消費增加的預期更加明確,四季度雞蛋2001合約具有較好的買入價值。同時,目前雞蛋1月合約期價貼水現貨,為多單提供更多的安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