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訂單網]去年9月,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宣布生病離崗,至今沒有痊愈。這對創新工場自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要知道,互聯網、創投界看似永遠就討論那幾個要素性的問題,但這個圈子僅需幾個月的功夫,在趨勢、潮流與格局上,可能就發生深刻性變化,見山就不再是山。缺了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如何把握趨勢,并隨之應變?
李開復缺位,工場里最該頂上的就是聯合創始人汪華。他從來都是創新工場里的投資大拿,每一次他的公開演講,總是能給創投界帶來不少啟發。(有心者可以自行在虎嗅查詢。)而李開復病休后,汪華除了繼續盯住投資,還需要對工場的未來規劃、發展道路、內部事務給予更多關注。
最近,虎嗅采訪了汪華,探詢到這家VC機構正在發生的一些變化。
投資環境變化:當中國有一萬個天使出現、當BAT在發力
從創新工場誕生的2009年到現在,汪華認為投資環境正發生著巨大變化。
第一,創業這事兒越發“環節化”。創業者可利用的工具越來越多,數據的存儲、資源的開源、到達用戶渠道增多速度變快等等。之前的創業者在沒有微信和微博,要將自己的產品送達用戶得到反饋,遠不如現在方便和迅速,但汪華認為這也不并意味著其成功率會變高了,只不過創業者付出的代價會更低一些,現在做出有影響力的產品需要的人手越來越少,給予創業者的杠桿會越來越大。
第二,創業的門檻變低。這就形成了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就有能力成為投資人,早期投資會越來越分散,競爭也會更激烈。
第三,行業投資人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既懂行業又有資金的的行業投資人,較光有錢而言,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他在早期不光能給創業者資金,更重要他還能給創業者行業內的資源及建議。(汪華在此補充舉例說,如果當年谷歌沒有退出中國的話,他可以就會在谷歌內部申請成為行業投資人來投資自己熟悉的行業。)投資人越來越需要理解行業的變遷,這時一線操作的人、或更年輕的人,就占有了投資的優勢,傳統的GP、LP的風投制度,會越發變得不合時宜。
舉例來說,在廣義的游戲領域,現在很難有投資機構能超過騰訊,因為后者本身就有行業數據,又有對這個行業的深刻理解。BAT唯一的限制因素在于,其效率和對投資的重視程度。汪認為當BAT集中于投資領域的話,有兩種投資人將面臨生存問題:
第一,不能給創業者真正價值、以及不能集中于一個領域的投資人將會被淘汰。
第二,偏晚期的投資人,它們一般無法與BAT進行對抗。
不過,汪華認為,雖然創業者越來越容易獲得天使投資,但“這對創業者來說并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第一,一個項目有10家天使來投資,往往導致天使人無法專注于某個項目,也沒法為單個創業者提供更多幫助;
第二,項目很容易拿到天使資金,數量變多,自然帶來A輪的很高淘汰率;
第三,天使人承擔著天使輪的風險,卻拿著A輪的收益,這情形不會長久。
創新工場怎么應對?
與其他VC一樣,創新工場面臨著上述變化及相應的挑戰:當市場出現了1萬個天使投資人,創新工場如何為創業者提供更大的價值?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汪華還有些猶抱琵琶半遮面,并沒有清晰地給出創新工場的決策與步驟。但他稱,有兩個原則是創新工場會堅持的:產業鏈式早期投資和建立投資生態系統。
我們先來看第一點:投資產業鏈。
汪華對此的解釋如下:
互聯網界,大的變化幾年一次,中等的變化可能一年一次。創新工場作為早期投資,需要追逐變化“可能”最大的行業,進行過飽和投資、上下游投資。因為只有進行產業鏈的投資,投資人才能深入地了解領域,與創業者同級別對話,了解其需求,甚至可以與創業者共同成長。
事實上,創新工場從2009年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就遵循了這個準則。目前它在智能硬件領域里的投資亦是如此。據其稱,它在智能硬件投資了10多個項目,分別涉及生產制造、解決方案、銷售渠道。
如果說第一點是一以貫之的話,那么第二點可能是汪華們現在正在深入思考、并將付諸以實踐的——創新工場現在已投了120多家公司,其中已有約10家獲得了10億美金估值,已然成為一個“工場生態”,能不能在這個生態基礎上,讓它形成一個再投資、自循環的體系?如果這一點能達成,創新工場可以比別的VC多了更強的競爭力,生態運轉起來激發起來能量自然較創新工場若干投資經理單方面投項目帶來的能量更為雄厚。
具體怎么說?汪華語焉不詳地解釋了下,虎嗅也就不甚完整地理解如下:
——案源生態與上下游生態。由于是投資行業鏈,創新工場的投資對象們往往在上下游方面能捉對組合。汪華以《暴走無雙》為例,這是由同為創新工場的投資的展程科技和暴走漫畫共同開發的游戲,上線當天即獲得50萬的用戶量,正是由于創新工場這種產業鏈的投資,所以在創新工場內部可將內容提供商和游戲制作方很好地對接起來,從而更高效地形成產品。
——自助生態。總的來說,創新工場投資公司CEO都還有比較強的“家族”認同感,現在工場系內有“兄弟會”和“內部班”,它們都是由成熟創業者來講,會針對創業者遇到的問題給出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法,使創新工場形成一個自助發展的生態體系。
汪華進一步透露,創新工場CEO們甚至可能籌劃由他們自己出資組建的基金,創新工場也會將現有的利益更多地讓渡給創業者。
如此看來,創新工場在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在創投界的“工場系”。
雷軍是國內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之一,眾所周知,其下也有所謂的“雷軍系”。汪華不愿接虎嗅的話頭將“創新工場系”與“雷軍系”直接做比,但他強調自身兩個特點:一,創新工場系內部不封閉,由于公司小,相互之間開放性與交流性合作性更強。二,將來,創新工場系里的創業公司實現IPO,最大獲益者不會是創新工場、不會是“某某人”,而會是系里的CEO們。
汪華的投資思考:三個階段和移動公司的進化
采訪汪華,自然免不了請他談下對當下移動互聯網的趨勢看法。
他認為,他從2009年認定的移動互聯網幾階段的判斷,現在也不過時:
第一個階段,系統紅利。投資對象是技術工具軟件,就像豌豆莢、點心之類的項目。因為當一個新的平臺操作系統發展起來時,核心服務、核心工具都在里面能讓這個平臺變得可用。
第二個階段,人口紅利。投資對象是TimeKilling類的項目,娛樂、閱讀、游戲、社交等等,所以創新工場當時投資了墨跡天氣。
第三個階段,決策紅利。當擁有了娛樂性和個性,積攢了足夠多的用戶之后,移動互聯網就可以幫助用戶來完成一些決策性的事務,如快的打車和滴滴。
2014年,人口紅利不再明顯,已經不可能成為產品產生爆發成長的主要因素。屬于第一二階段的公司怎么辦?汪華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將公司轉型做第三階段的事情;第二,將自己能力開放出來,為第三階段的公司提供基礎設施的服務,微信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一家公司在它的那個階段時間內,沒有做到最好,那么到第三個階段,它可能面臨比創業公司更麻煩的境地,由于已經有一定的體量所以根本無法迅速地進行轉變。同樣,在第一二階段做得很好的公司,如果不能及時轉型,那么其價值將變低。現在不少第一二階段誕生的公司在轉向智能硬件,這可能是方向之一,但決不是每家公司都適合。事實上,我認為谷歌眼鏡的第一代使用者應該是在專業領域、而非普通消費者。”
汪華認為,當下的時間點,第一二階段的公司的危險還不是很大:第一,人口紅利還沒有完全結束,第二用戶的需求還沒有做到極致,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比如美圖秀秀推出的美拍,增長速度很快,雖然不是人口增長導致的,而是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把原來不在手機上做的事情放到手機上,這實際上是需求導致的人口紅利。再比如原來短視頻共享的人比較少,現在就出現了短視頻爆發的人口紅利。但無論如何,現在已經不容易出現像微博、微信那樣極大利用了人口紅利的產品與公司。
目前,創新工場的六大投資方向是:數字娛樂、消費型偏社區的APP、硬件、教育、O2O、企業應用。汪華認為,這六大方向是最容易被移動互聯網改變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