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今年年底,實現全省豬肉供應自給率達99%以上的目標。同時,根據最新調查數據,目前我省各地的生豬存欄量止跌跡象明顯,有望在年底實現止跌反升。
為了應對非洲“豬瘟”、穩定豬肉市場,我省實施了一系列措施。為應對豬肉上漲態勢,省農業農村廳成立防治非洲豬瘟防控指揮部,在交通要道設立檢查站,嚴防帶毒生豬和豬肉制品流入我省;建立向屠宰環節派駐官方獸醫制度,落實屠宰環節必須檢測非洲豬瘟病毒要求;強化生物安全措施,幫助建設洗消中心,對運輸車輛實行備案和強制消毒;對養殖人員進出實行消毒和隔離制度,對購進飼料嚴格檢測。實現非洲豬瘟可防能控,提振豬肉市場信心。
省財政安排2000萬元,重點支持生豬調出大縣規模養殖場(戶)臨時性生產救助,穩定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安排1億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資金,重點支持改進節水養殖工藝和設備、建設糞污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安排1000萬元,重點補助小型屠宰企業開展非洲豬瘟自檢工作。這些措施都是《意見》中提到并要求實施的。政府資金的投入對于穩定生豬存欄和豬肉價格具有積極意義。
除了加強金融財政支持,我省在保障豬肉市場供應上還有“大招”!兑庖姟分刑岬揭m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并合理調整養殖結構,加快發展家禽、肉牛、肉羊生產,積極擴大水產養殖規模,推動養殖業轉型升級。同時,將仔豬及冷鮮豬肉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