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農產品高位振蕩,豆油回調,棕櫚油和菜籽油振蕩。截至11月15日,菜油主力合約2001最高價為7574元/噸,最低價為7424元/噸,收盤價為7470元/噸,周漲幅為0.19%。現貨方面,廣西防城港進口菜油均價與之前一周基本持平,為7750元/噸,江蘇進口四級菜油報價7700元/噸,基本持平于此前一周。庫存方面,上周,江蘇、上海和福建等華東地區菜油庫存為32.7萬噸,之前一周為34.6萬噸,上年同期為39.2萬噸。
上周國內油脂強弱轉化,豆油高位調整明顯,棕櫚油沖高回落保持振蕩,菜油則最為強勢。MPOB月度棕櫚油利多報告發布以后,油脂市場進入消息真空期,多頭獲利了結帶動油脂高位調整,其中豆油調整幅度達2%或者134元/噸。從基本面來看,陸續發布的消息逐步驗證了此前市場關于棕櫚油減產的預期,雖然出現了獲利了結盤,但棕櫚油回調幅度十分有限。菜油表現較為強勁,現貨菜油高于期貨盤面200—300元/噸,在期貨略有回調之際,現貨價格紋絲不動,表現搶眼。
后市判斷上,我們認為,油脂短期內面臨回調壓力,前期油脂上漲速度過快,累積了大量的盈利多單,獲利了結動能強勁,且現貨油脂庫存依然不小,并未達到十分緊張的程度。但中長期來看,油脂熊市基本面已得到逆轉,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供給過剩嚴重的格局得到好轉,東南亞棕櫚油主產區消息不斷印證了減產的預期,給予市場強勁的支撐。但后期依然存在隱患,減產量是否如市場預期的那樣大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印尼B30生柴添加政策的執行力度也尚未可知。因而,前景雖美好,但道路曲折。
回到菜油本身供需上,國產油菜籽種植面積持續縮減的趨勢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國產菜油未來將成為“小品種”油脂,具有相當程度的“溢價”,其價格影響因素將不能套用大宗油脂的邏輯,因此從趨勢看,菜油未來將以進口菜油定價為準,期貨盤面菜油定價的基準將會是進口四級菜油,而不是國產菜油,國際菜籽的供需將決定國內期貨盤面價格的走勢。
從國際供應看,菜籽主要供給國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歐盟基本自產自銷,出口很少,大宗出口主要依賴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當前我國與加拿大因為美國的關系而導致進出口不暢,這也是當前國內菜油價格偏高的一大支撐。目前來看,加拿大數百萬英畝油菜籽被積雪覆蓋,可能影響明年加菜籽的種植面積及供應,未來我國和加拿大經貿恢復正常,菜籽進口不暢的政治因素解除之際面臨的很可能是菜籽主產區供給降低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