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上漲后,油脂進口利潤打開,進口油脂大量涌入,限制國內菜油進一步上漲。同時,大量獲利資金有兌現需要,市場近期缺乏新的上行驅動。
短期來看,國內菜籽供應短缺的情況已被市場消化,驅動油脂價格上行的多項利好因素落地,國內油脂庫存仍較為充足。在經過連續上漲后,菜油缺乏新的驅動因素,且獲利資金有兌現需要,短期有調整需要。
供應不確定已經反映
今年以來,加拿大輸華油菜籽數量大幅下降。2019年1—10月份中國共進口加拿大菜籽219萬噸,同比下降41.5%;中國累計進口油菜籽248萬噸,同比下降37.5%。由于進口菜籽數量大幅下降,國內進口菜籽庫存長時間保持在低位,市場對四季度國內菜籽供應有一定擔憂,這是驅動菜油價格上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內進口菜籽數量減少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得較為突出,3—6月份共進口菜籽85萬噸,而去年同期為148萬噸。市場對此早有預期,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這一因素在價格中也已經反映。中國對加拿大菜籽的進口只是減少,并沒有停止,隨著中美談判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中國恢復對加拿大豬肉和牛肉的進口,菜籽供應方面的不確定性對菜油價格的驅動已經大幅減弱。
多項利好因素逐漸落地
今年以來,在多項利好因素的驅動下,菜油價格走勢強勁,除受進口菜籽減少影響外,還受到豆油和棕櫚油的影響。豆油方面,受非洲豬瘟影響,豆粕消費下滑,國內大豆壓榨量減少,豆油供應下降。截至11月22日,2019年國內大豆累計壓榨量7398萬噸,同比下降6.8%,國內豆油庫存逐步下降。棕櫚油方面,東南亞干旱引發棕櫚油減產預期,加上印尼推行B30生物柴油政策,馬來西亞推行B20生物柴油政策,棕櫚油供應格局從寬松趨向偏緊,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從7月份的價格低點到11月25日,四個月時間上漲了37%。
目前來看,多項利好因素已經在價格中反映,MPOB 10月份供需報告出現超預期的利好,產量低于預期,庫存低于預期,出口好于預期。東南亞棕櫚油減產、生物柴油政策帶動消費、出口增加、庫存下降,多項利好因素在短時間內集中涌現,除干旱減產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外,其他利好因素基本落地。而且此次油脂價格連續上漲,大量的獲利資金有兌現需要,短期缺乏新的向上驅動,油脂價格有調整需要。
進口油脂數量大幅增加
目前,國內進口大豆和進口菜籽渠道不暢,但從全球范圍看,菜籽、大豆供應仍然充足,且菜油、豆油進口并未受影響,通過直接進口菜油可以彌補國內供應的短缺。
隨著國內油脂價格連續上漲,進口油脂數量大幅增加。2019年1—10月國內共進口菜油129萬噸,同比增加26%;進口豆油78萬噸,同比增加56%;進口棕櫚油443萬噸,同比增加60%。國內油脂價格高企,許多企業增加進口,并在國內期貨盤面賣出,鎖定進口利潤,從而限制國內油脂上漲幅度。
綜上所述,國內菜籽供應的不確定性已經被市場消化吸收,支撐油脂價格上漲的多項利好因素逐步落地。且經過連續上漲后,油脂進口利潤打開,進口油脂大量涌入,限制國內菜油進一步上漲。同時,大量獲利資金有兌現需要,市場近期缺乏新的上行驅動,菜油近期有調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