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自山東省政府獲悉,山東將生豬穩產保供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省政府先后發出了做好非洲豬瘟防控、生豬穩產保供的7個文件,出臺了涵蓋財政補貼、信貸保險、養殖用地、生態環保、行政審批、監督管理等10個方面的硬舉措。截至11月底,山東能繁母豬、生豬存欄已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根據調度統計,到今年年底,山東計劃新增生豬生產能力1000萬頭,目前已落地500萬頭,能繁母豬存欄增至200多萬頭。
據介紹,山東常年生豬存欄2800萬頭以上,出欄5000余萬頭,豬肉產量400多萬噸,占全國豬肉產量的7%、世界的4%,居全國第4位。受全國非洲豬瘟疫情疊加豬周期等因素影響,2018年以來,山東生豬生產大幅下滑,據統計,三季度末山東生豬存欄、出欄分別為2175萬頭、2433萬頭,同比下降28%、36%。
為全力推進生豬穩產保供,山東認真落實“菜籃子”省負總責和市長負責制。省政府常務會議6次專題研究生豬生產,把穩產保供目標細化分解,層層落實到市縣,并建立跟蹤問效機制。省財政安排6500多萬元,對全省45家一級種豬場給予臨時性生產補助;對種豬場、規模養豬場新增貸款進行貼息等;將生豬規模養殖設施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將生豬養殖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取消對附屬設施用地15畝的面積限制,簡化養殖用地備案流程;完成禁養區調整優化,增加養殖面積8200平方公里。同時,推進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無疫省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構建現代養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場流通、監管服務五大體系,發揮大型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初步形成以規模化、一體化市場主體為中堅的現代畜牧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