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給力制約面粉企業節前備貨力度,蘇皖麥價走勢旺季不旺,國家臨儲麥成交持續低迷,去庫存壓力較大。后期隨著面粉企業外部采購趨于結束,預計蘇皖麥市購銷將呈有價無市態勢。
近期,隨著持糧主體加大庫存小麥銷售力度,蘇皖地區流通市場小麥供給數量增加,但需求不給力制約面粉加工企業節前小麥備貨力度,面粉企業根據下游市場需求選擇性采購滿足加工所需。“供增需穩”使得蘇皖麥價走勢旺季不旺,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及持糧主體庫存小麥高成本支撐麥價底部。
麥市貿易空間及機會不大
由于蘇皖地區區域間小麥價差較為狹窄,小麥跨區域流通量較小,終端需求不旺以及庫存小麥成本與市場價格倒掛,制約蘇皖麥市購銷活躍度,麥市貿易空間以及機會不大。
從近期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糧源交易情況來看,持糧主體雖加大庫存小麥市場銷售力度,但由于小麥市場銷售價格預期與面粉加工企業市場采購價格之間存在一定的分歧,糧源成交情況并不樂觀,面粉加工企業壓價采購意愿較為強烈,質量較好的小麥相對受市場青睞。
12月17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銷售6489噸2019年江蘇產小麥,其中灌云產白小麥起拍價2320元/噸(車船板價),成交價2320元/噸;興化產紅小麥起拍價2300元/噸(車船板價),最高成交價2355元/噸;南通產紅小麥起拍價2260元/噸(車船板價),成交價2275元/噸。據市場監測,截至12月中下旬,江蘇南通通州地區強筋小麥進廠價2400元/噸,普通品種小麥凈糧進廠價2340元/噸;安徽滁州明光地區質優小麥進廠價2360元/噸。
國家臨儲麥成交量低價穩
蘇皖麥價走勢穩中趨弱,使得國家臨儲小麥質價劣勢進一步凸顯,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量同比持續下降。據統計,自11月以來,江蘇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477.5039萬噸,實際成交13.4589萬噸,平均成交率2.82%,周度成交均價2307~2353元/噸,周度最高成交量3.766萬噸。其中,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2.7592萬噸,2017年產3.6347萬噸,2018年產4.3735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295.277萬噸,實際成交49.8051萬噸,平均成交率16.87%,周度成交均價2379~2401元/噸,周度最高成交量13.6024萬噸。
安徽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452.5433萬噸,實際成交6.7489萬噸,平均成交率1.49%,周度成交均價2301~2326元/噸,周度最高成交量1.3355萬噸。其中,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2.0245萬噸,2017年產2.0474萬噸,2018年產0.4558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500.6313萬噸,實際成交32.3924萬噸,平均成交率6.47%,周度成交均價2375~2390元/噸,周度最高成交量6.8964萬噸。
南方銷區麥市購銷較平淡
近期,國內南方銷區糧食企業儲備小麥輪換較為清淡,面粉加工企業小麥外部采購力度不足,蘇皖小麥南下流通量較為清淡,“旺季不旺”特征較為明顯。國內權威機構預計,2019/2020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為3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81萬噸。進口量預計將出現增長,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我國小麥進口規模常年在300萬~450萬噸之間,2018/2019年度我國小麥總進口量只有269萬噸,是近幾年以來的低位,面粉加工企業可使用的配額數量多于往年同期。
12月13日,廣東化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委托采購2019年產白小麥4123.095噸,起拍價2670元/噸(圍包散儲,倉庫堆好交貨),成交價2670元/噸。12月20日,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委托采購2019年產紅小麥4000噸,起拍價2520元/噸(散裝,倉庫堆好交貨),成交價2470~2480元/噸。截至12月中下旬,江蘇靖江安寧港至廣東3000噸級船運費90元/噸左右,5000噸級船運費85元/噸左右;至福建5000噸級船運費70元/噸左右。
麥市高成本高庫存弱需求
距離春節假期僅有1個月左右。據統計,2019年以來,蘇皖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4894.9317萬噸,實際成交148.387萬噸,同比下降161.8739萬噸。截至12月中旬,江蘇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超過1700萬噸,其中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617萬噸;安徽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超過2000萬噸,其中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1068萬噸。
在國家臨儲小麥保持周度高投放量以及蘇皖地區持糧主體加大庫存小麥銷售力度的情況下,流通市場小麥供給總量充裕。隨著面粉加工企業節前小麥備貨趨于結束,蘇皖麥市購銷將趨于清淡;受持糧主體庫存小麥成本等因素支撐,麥價短期內難有明顯波動,持糧主體庫存小麥高成本與面粉企業控成本,很大程度上壓縮麥市貿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