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3年,恒大拿地在向一二線城市傾斜的同時加快了進軍商業地產的步伐。2013年,8月1日,恒大地產以總價36.9億元拿下濱湖BH2013-15和瑤海區E1304兩宗地。其中E1304地塊最終成交價為850萬元/畝,即目前已經被建成的合肥恒大中央廣場商業綜合體項目。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分析,這意味著合肥樓市未來潛在供應量太大。盡管目前合肥還未出現問題,但未來供應量太多,按照2012年的銷售速度,存量在建房地產面積要10-16年才能賣完。另一方面,合肥需求有限,合肥2012年的非農業人口只有264萬,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8.80平方米,未來商業項目盈利前景不容樂觀。
實際上,盡管合肥樓市目前問題不大,但是未來合肥樓市的供應過剩問題很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從2013年全國35個大中城市商品房存銷比(又稱為商品房潛在存銷比,反映的是未來1-2年商品房市場的供求情況。)排名情況看,合肥位居第6位,位于均值線以上。
6月5日,就在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大”)—阿里巴巴集團足球戰略簽約儀式前幾天,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內部描繪了一幅千億商業帝國的藍圖,成為“升級版”的萬達。
實際上,恒大千億商業帝國并非橫空出世,而是早已悄然布局多年。目前恒大已經成立了獨立的全資子公司恒大商業集團,目前管理著全國130多個城市的超過300個商業項目,類型涵蓋社區底商、商業中心、恒大影城、大型集中式商業、商業綜合體等多種商業形態,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未來,商業地產將成為恒大的新支柱。
然而,面對目前整個市場的急劇降溫,恒大近兩年來大手筆拿地布局商業地產,一方面,市場擔心其存在的潛在財務風險。另一方面,恒大想后來者居上的效應并不容易。即使阿里巴巴斥資12億元入股恒大足球,給市場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但是恒大的商業地產帝國未來前景尚不明朗。
恒大商業地產的合肥樣本
盡管樓市低迷,但恒大絲毫沒有降低恒大合肥中央廣場的銷售目標。“許老板要求當天開盤銷售20億元!”6月,恒大合肥中央廣場首推2000套房源。包括11棟80-190平米的住宅和300套商鋪。
據恒大內部員工透露,整個5月份安徽恒大有8個項目開盤,銷售指標166億元,并努力沖擊200億元。而恒大中央廣場是重頭戲。
為了實現銷售目標,合肥2家代理公司合富輝煌、世聯地產組成千人營銷團隊拓客,線上線下主動出擊。其動作之大,震動全城。統計顯示,5月份,恒大中央廣場單月報廣投放共有28次,占了整個區域(合肥瑤海區)總量的62.22%。有合肥市市民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最多一天4次接到恒大銷售人員的電話。
恒大中央廣場是合肥唯一的大體量的商業綜合體。總占地363.26畝,總建筑面積為138萬平方米。包括住宅,購物中心、商業街、寫字樓、五星級酒店、公寓五大產品業態組成。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在恒大中央廣場周圍半徑5公里范圍內,有5-6家商業綜合體。而在半徑10公里范圍內,至少有20家。而離恒大中央廣場2公里,就有一家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的萬達廣場。
而恒大將如何運營如此超大體量的商業綜合體,頗受外界關注。根據恒大對外宣傳資料,“體驗式消費”和“自營品牌”是關鍵詞。恒大意欲在合肥打造另一個“上海新天地”、“北京三里屯”,包括恒大百貨、恒大超市、恒大影院、恒大酒店在內的恒大集團自營主力店入駐。
“恒大合肥中央廣場的體量是緊鄰的合肥萬達廣場的3倍。”星空傳媒控股總編輯陳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業態組合上來看,萬達走的是精品店、中產路線。恒大合肥中央廣場會招攬更多不同層次的客群。萬達以商場為主,以大賣場的模式帶動人流。而恒大合肥中央廣場120萬平方米的體量,僅僅靠一個大商場很難帶動。
業內人士分析,萬達在合肥的兩個商業地產項目,餐飲和影院是盈利,而其他部分都是虧損。而恒大如此大體量的商業綜合體,預計前期銷售還不錯,但主要的問題就是后期的運營能否成功。
許家印的商業地產思維顯然顯著受萬達影響,他自己也將恒大商業地產定義為“萬達廣場升級版”。恒大的商業地產項目包括了百貨、院線、超市和兒童游藝等四個板塊的自有品牌。
恒大百貨由恒大精品百貨、恒大時尚百貨、恒大精致百貨三大主題組成;恒大院線以恒大影城、大型集中式商業、商業綜合體項目為依托;恒大超市經營面積為1000-8000平方米,定位為精品生活超市;恒大游樂則是專注于兒童產業投資的連鎖品牌運營機構,主要打造大型兒童游藝主題樂園。
一二線密集拿地布局商業地產
2014年6月,許家印在內部大會上描述了恒大商業帝國藍圖,提出要打造升級版萬達廣場,商業資產整體規模要達千億級。
其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恒大地產在全國130多個主要城市共有300多個商業項目。商業項目類型涵蓋社區底商、商業中心、恒大影城、大型集中式商業、商業綜合體等多種商業形態,現管理運營的商業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未來,恒大商業集團管理運營的商業總面積將超過400萬平方米,商業總資產達到千億元規模。
實際上,合肥恒大中央廣場只是許家印千億商業地產的一小步。從2010年開始,恒大就開始通過收購、控股等方式涉足商業地產。
2010年8月27日,恒大地產全資子公司盛譽(BVI)有限公司以19億元收購佳兆業集團旗下的廣州商業地產項目佳兆業廣場。這次收購是恒大第一次跨界涉足商業地產。彼時,恒大就曾對外表示,公司會選擇性地在資金充裕的時候,適當地進入一些投資性物業。
而在2011年8月的業績發布會上,恒大地產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表示將增加商業地產發展,并于全國物色房產項目。而在2013年恒大地產的中期業績會上,夏海鈞表示,未來恒大將發力一線城市,力爭做到一、二線城市與三線城市的布局平衡。
2013年9月,恒大地產以控股的方式控股國香地產,收購“國香地產”位于深圳市布吉沙灣片區的舊改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總建面為35.5萬平方米,共規劃為三期開發,規劃包括高層住宅、綜合商業配套等。
2013年12月4日,恒大地產一日之內斥資96.86億元連拿上海和南京共6宗地塊,其中包括以41.76億元搶得的上海4宗地。
2013年12月,恒大下屬公司寧波御城置業有限公司,以底價競得浙江寧波鎮海區九龍湖ZH09-02-12地塊,成交價約1.88億元,折合樓面價653元/平方米。該地塊面積12.5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8.77萬平方米,土地用途規劃為住宅、商服用地。
資料顯示:2013年,恒大的總購地支出高達707億元,新增的66個項目中,一、二線城市項目34個,占比51.5%,比2012年上升了23.9%。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分析,恒大加強了一線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的投資力度,同時調高了商業地產所占比例。
2014年以來,恒大也沒有放慢步伐。2014年4月24日,恒大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以41.6億元將北京大興區黃村鎮DX00-0101-0201等地塊收入囊中,溢價率為180%。分析人士稱,恒大重金砸下大興黃村鎮地塊,主要是看中在規劃中明確可以打造底商加高層公寓的產品類型。
2014年6月6日,恒大地產集團長沙分公司下的項目公司以50972萬元的價格,樓面地價為2400元/平方米競價拍得033號地塊。知情人透露,項目將會很快啟動,而033號地塊商業部分的定位將以整個武廣片區商業配套為重點來設計,同時兼顧社區商業的需求。
合富輝煌地產研究院院長龍斌分析,恒大在全國有200個住宅項目,住宅目前還是其主要的產品。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優勢,不會輕易改變。恒大的規模很大,不可能做純粹單一的品種。恒大只是向產品多元化發展,總的來看,還談不上是向商業地產轉型。恒大戰略上向一二線城市的轉移趨勢反而更加明顯。
另有商業地產人士認為,“首先要明確住宅是賺快錢的,而商業則是賺慢錢的,要耐得住寂寞,慢慢培育。”“其次,恒大的商業地產戰略上是自持還是租售并舉,比例如何把握,需要著力研究。
恒大目前的物業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這些城市對于商業物業的消化能力已經漸趨飽和,因此運營的難度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