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生豬產業遭受重創。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生豬出欄逾5.4億頭,同比減少21.59%;豬肉產量逾4200萬噸,同比減少21.26%。同時,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生豬產能銳減,豬價持續上漲,我國豬肉價格波動也呈現出周期拉長、波動加大的特征。在多種風險疊加的情況下,我國生豬產業鏈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加深,市場對生豬期貨的上市呼聲漸響。
近日,中國證監會批準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上市提速。
期貨日報記者日前從國內多家上市生豬養殖企業了解到,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產業格局發生諸多變化,產業鏈企業投資成本不斷提高,生產經營面臨各種挑戰。與此同時,新的風險管理需求顯現,企業更加關注規避市場風險,謀求長效穩健發展。在此情況下,未來生豬期貨的上市將為整個生豬行業提供一個重要的避險渠道。
價格波動困擾產業發展 企業風險管理有新需求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和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由于近兩年價格上漲,市場規模已由正常年份的近萬億元擴大至近2萬億元。同時,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生豬價格的波動與我國的CPI變動、經濟政策制定和發展均息息相關。
一直以來,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豬價的周期性波動對生豬行業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2018年8月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市場發生了顯著變化,先是生豬價格由15元/公斤跌至2019年3月的10元/公斤,之后大幅反彈,到2019年三季度達到近40元/公斤的歷史高位。生豬現貨價格的劇烈波動給產業企業經營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牧原股份相關業務負責人王瑞婷回憶,2011年和2016年生豬行業高盈利,很多企業加速擴產,造成2013—2014年和2018年行業產能過剩。疊加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大量生豬養殖企業出現深度虧損,經營困難。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我國生豬產業深受價格波動困擾,主要是因為在我國生豬市場中,標準化、規;曫B程度低。在生豬價格歷次波動中,散養戶缺乏準確的市場信息和預測能力,只能隨生豬價格的漲跌,或盲目擴張生產,或恐慌性退出;而規模化養殖企業在沒有形成一定量的規模時,也難免會受到豬周期的影響。
“因為生豬生產具有周期較長、途中難改變的特性,有些企業會面臨生產計劃趕不上變化、產量趕不上市場變動的困擾,有些企業會因為對價格趨勢的判斷失誤盲目擴大產能,最后資不抵債,宣布破產!鄙鲜鲋屑Z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隨著豬肉價格的不斷攀升,企業積極擴產,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獲得了超額利潤。在超額利潤下,企業生產經營更加追求長期穩定發展,對市場風險管理產生了新的需求。
正邦科技市場部總監李巍巍說,當前生豬養殖的超額利潤對生豬產能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但也要防范后期可能會出現的產能過剩!皩τ谄髽I來說,我們更偏向謀求穩健發展、長期受益。在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背景下,正邦科技未來發展的風險管理需求有三點:一是如何健康發展,二是能否長期穩定盈利,三是如何規避虧損!彼f。
王瑞婷表示,當前牧原股份也有新的風險管理需求,首先是企業借助行業高利潤發展的同時要兼顧現金流安全,其次是管理生豬價格和養殖利潤大幅波動的風險,希望通過“保險+期貨”實現養殖利潤的穩定。
“作為養殖企業,我們希望長效健康發展,而不是‘饑一年,飽一年’,這樣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利。我們更希望能把企業的盈利率拉平,靠精細化管理來增大效益,希望能夠盡可能地降低市場波動風險。”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如是說。
談到生豬市場養殖利潤何時能回歸正常,王瑞婷認為,豬價從高價年份回歸到正常年份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下,預計回歸周期還會有所延長。
“現階段養殖利潤回歸正常需要滿足以下幾點:一是能繁母豬存欄回歸正常水平;二是非洲豬瘟疫苗投入使用;三是生豬養殖行業整體管理水平尤其是防控水平提升!崩钗∥≌f。
上市豬企套保有經驗 期待生豬期貨盡快上市
面對常年來生豬價格的大幅波動,生豬產業鏈企業想方設法應對風險,以確保企業利潤穩定增長。
談到牧原股份規避市場風險,王瑞婷認為,長期來看,保持成本領先是規避市場風險的根本。“我們通過種豬育種、原料采購、精準飼喂、精準飼料配方、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來降低成本。在生豬養殖利潤下滑時期,也會合理調整發展節奏,保持現金流安全!彼f。
據李巍巍介紹,正邦科技的風險管理方式多樣,主要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擴大自繁自養比例、加強疫情防控、拓寬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條、購買生豬保險、發展特色養殖等方式來規避風險、穩定經營。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我國很多大型生豬產業鏈企業都有運用期貨工具規避風險的經驗,或者有運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需求。
新希望、天邦股份、天康生物、海大集團、通威股份、大北農等企業都曾有過套保經歷,主要套保品種為玉米、豆粕等。牧原股份去年12月份發布公告稱,擬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以規避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唐人神去年11月份發布公告,決定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溫氏股份今年2月份曾表示,如果未來出現某種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公司將通過期貨套期保值等手段控制飼料原料成本在合理水平。
據王瑞婷介紹,牧原股份之前曾參與過玉米、豆粕期貨交易,主要進行玉米、豆粕基差采購及玉米、豆粕的庫存保值等。通過期現結合操作,公司基本實現了規避風險、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在王瑞婷看來,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可以通過完善內部機制和監管的方式發揮其正向功能。一方面,合理利用衍生工具能夠幫助企業降低采購成本,規避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企業要對衍生工具的特點有深刻認識,并從思想和制度上加強風險防控,建立完善且有效的交易和監管機制,使衍生工具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公司曾參與過豆粕期貨交易,主要執行套保策略。通過豆粕期貨套保,可以使公司整體原料成本趨于穩定,不會因為行情波動影響公司的生產節奏。
“作為全產業鏈企業,我們在豬價低迷時會優先考慮降低飼料成本,豬價較高時會加速出欄,但可操作的時間和空間不大,希望生豬期貨上市后能給企業帶來新的風險管理手段。”上述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王瑞婷告訴記者,為迎接生豬期貨上市,企業已經做好生豬期貨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不僅建立和完善了生豬期現套保的內控制度,還建立了期現人才團隊,“期待生豬期貨上市后,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價格指導經營生產,利用期貨工具對沖生豬價格波動風險,讓養豬更省心,促進生豬行業穩健發展”。
生豬期貨開拓新渠道 產業鏈企業避險有保障
市場人士認為,在當前市場情況下,上市生豬期貨更有助于生豬產業企業管控風險,制訂生產計劃,穩定生產經營。
“生豬期貨的上市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還有助于提高生豬現貨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幫助企業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贝笥衅谪浹芯克彼L李文婷對期貨日報記者說,同時,生豬期貨上市還將進一步推進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
在華泰期貨畜產品分析師李巍看來,生豬期貨上市后,養殖企業可以結合養殖成本在期貨端進行套保,賺取穩定的養殖利潤,規避價格周期性波動風險。
“生豬期貨上市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規避市場風險的途徑。”李巍巍說,首先,生豬期貨能夠提供遠期價格參考,使企業能夠對整個后市行情有大致的方向判斷。其次,能幫助養殖企業管理價格風險,鎖定利潤。最后,交割為企業提供了一條穩定的出貨渠道。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生豬期貨上市后,整個生豬養殖產業鏈可以同時鎖定前端飼料成本和后端養殖收入。
“生豬養殖企業可以通過玉米、豆粕、生豬期貨,規避原料端及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同時也可以形成飼料、生豬期貨相結合的養殖利潤管理。屠宰加工企業可以利用期貨管理庫存,如果預測生豬市場價格走弱,可進行賣出保值,同時減少生豬庫存,進而減少因價格下跌導致的損失;如果生豬價格預期上漲,庫存處于低位,可以買入遠期合約建立虛擬庫存,規避因成本上漲帶來的風險,穩定生產經營。”方正中期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車紅婷說。
隨著生豬期貨上市腳步加快,上述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冷鏈物流,逐步取代生豬運輸,降低運輸風險。同時,完善生豬價格指數,提高其代表性和權威性,為現金交割奠定基礎。
“生豬期貨上市后,希望政府部門和交易所可以投入部分資金鼓勵養殖戶參與‘保險+期貨’項目,幫助養殖戶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同時,也期待交易所多組織養殖企業參加生豬期貨相關培訓,幫助行業培養一批生豬期現人才!蓖跞疰谜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