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訂單找產品就上88訂單網
  • 訂單
  • 產品
  • 公司
  • 資訊
  •  
  •  
資訊分類: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裝 五金模具 電工電子 服裝鞋帽 照明儀表安防 醫療器械 電子商務 食品農業 數碼家電 冶金礦產 橡膠塑料 農林牧漁 商業貿易 商務服務
您當前位置:88訂單網首頁 > 資訊 > 食品農業

“調豬”轉向“調肉”

2020-6-30 9:21:41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字體大小:

  我國是養豬大國,養了世界上一半的豬,但同樣也是豬肉消費大國,吃了世界上一半的豬肉。

  我國各地區生豬產銷不平衡,形成了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為滿足全國范圍內的生豬供應,國內通過“調豬”和“調肉”兩種形式,將生豬主產區的肥豬或豬肉運往生豬主銷區,解決生豬資源不均衡等問題。長期以來,國內主要以“調豬”為主,“調肉”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加快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通知,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規范過程管理,加大政策支持,注重監督管理,優化指導服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益。

  農業農村部要求切實做好實施方案,進一步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貧困地區,鼓勵在產業重點縣(市、區)整縣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需要,要將設施建設與信息自動化采集同步部署、同步推進。要求7月31日前完成設施建設申報,8月10日前完成設施建設審核公示。

  為什么鼓勵農產品保鮮冷鏈設施建設?

  一個重要的原因,生豬調運是傳播動物疫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據了解,全國動物疫病呈多發、復雜狀態,活豬調運是引發疫病在全國大范圍傳播的重要因素,甚至在活豬運輸過程中出現感染疫病或受到應激導致死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食品安全風險。2018年8月,遼寧省沈陽市發生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不到一年時間就蔓延至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和地區,生豬運輸車“功不可沒”。

  自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發生以來,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要求改變傳統生豬調運方式,鼓勵生豬就地屠宰,實現養殖屠宰配套,產銷順暢銜接。2019年年初,根據非洲豬瘟防控需要,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和海南等中南六省(區)開展了分區防控試點工作,重點是變革傳統生豬調運方式,推進“調豬”向“調肉”轉變。在非洲豬瘟防控政策的驅動下,冷鮮肉運輸的規模快速增長,2019年8月達到了2018年同期的10倍。

  2020年5月2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非洲豬瘟防控強化措施指引》,指引提出,繼續推進分區防控,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2020年在北部區和東部區推進分區防控,從2021年4月1日起,逐步限制活豬調運,除種豬仔豬外,其他活豬原則上不出大區,出大區的活豬必須按規定抽檢合格后,經指定路線“點對點”調運。

  也就是說,除了種豬、仔豬和指定路線“點對點”調運外,試點區“調肉”將成為緩解區域供需矛盾的主要方式。

  “調豬”變“調肉”有什么優勢?

  (1)降低由于生豬流通受阻出現的南北價差,一定程度上平抑豬價。

  (2)可以進行產銷對接,實現以銷定產,一定程度上緩解豬周期。

  (3)冷鏈運輸車路線可追蹤,配合生產管理、屠宰加工過程數字化的建設,有利于肉制品全程可追溯,實現生豬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發展。

  “調肉”以調運冷鮮肉為主

  冷鮮肉也稱冷卻肉,是指畜禽屠宰后將胴體在較低溫度下冷卻至肉的中心溫度0℃~4℃,然后在0℃~4℃下放置一定的時間,例如豬肉至少24小時。經過這個稱為“排酸”的過程再分割,并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保持0℃~4℃冷卻狀態的肉。

  所以,調運冷鮮肉必須有完整的冷鏈設施,包含屠宰場、冷鮮肉銷售中間商或終端銷售商必須擁有相應的保鮮儲藏倉庫,而在運輸中也要進行冷鏈運輸,這樣才能保證冷鮮肉在倉儲、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溫度恒定。

  農業農村部之所以要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是因為保鮮冷鏈設施是從“調豬”到“調肉”轉變的基礎,只有完成了保鮮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冷鮮肉的供應鏈體系才能完整,推進“調肉”的相關政策措施才能落實到位。

  據了解,在西方發達國家,鮮肉供給方式基本上都是冷鮮肉,其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但國內依然以熱鮮肉為主,為什么?

  中國傳統的鮮肉供給方式,是將畜禽屠宰后立即上市出售,老百姓甚至有現殺雞、兔、魚以盡可能保持其新鮮度的習慣,民間也有“豬吃叫、魚吃跳”的說法。至今,仍然有許多人認為冷卻貯藏的冷鮮肉,特別是凍結貯藏的冷凍肉,與宰殺即食的熱鮮肉相比,不僅味道差而且其營養價值還會大打折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冷鮮肉運輸和倉儲成本高,需要冷藏車和冷鏈倉儲配套,對運輸條件要求嚴格,溫度必須恒定在0℃~4℃。目前國內還沒有完整配套冷鏈倉儲和物流設施,致使豬肉的冷鏈運輸發展緩慢。

  但熱鮮肉在從加工到零售的過程中,不免要受到空氣、昆蟲、運輸車和包裝等多方面的污染,而且運輸過程中的高溫會導致細菌更易大量增殖,無法保證肉品的食用安全性。貯藏、運輸和銷售過程帶來的腐敗菌的生長、致病菌的污染、變質甚至腐敗的風險可想而知。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不斷關注,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熱鮮肉將不被消費者所接受。而冷鏈系統作為一種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的重要手段,對于生豬產業來說,已越來越不可或缺。

  農業農村部要求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一方面,有利于加快我國豬肉冷鏈運輸相關供應鏈的建設,促進生豬產業由“調豬”到“調肉”轉變。另一方面,將設施建設和自動化采集同步部署、同步推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豬肉制品可追溯體系建設,與生豬生產管理和屠宰過程中的數據結合,就能實現從豬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進而加速生豬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進程。

責任編輯:88訂單網
88訂單網特別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88訂單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文為88訂單網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 豬肉

相關文章
關于88訂單網 | 新手指南 | 誠征英才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付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快遞查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傳真:0769-81181218 電子郵箱:admin#88order.com 訂單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英文網址:m.jsjsjsj.cn 版權所有 88訂單網備案/許可證:粵ICP備14027189號-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