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當前廣西生豬生產恢復情況,研判近期生豬生產形勢及價格走勢,5月中旬以來,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進行多次專題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廣西生豬行業正逐步走出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生豬復產形勢較好,但仍面臨引種難、用地難、資金不足等問題,亟需加大扶持力度。
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密切關注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對廣西畜牧業生產發展帶來的影響,組織實施了主要畜禽監測調查,抽樣范圍涉及全區93個縣(區、市)的豬牛羊禽大型養殖戶,以及其他中小養殖戶,研判近期生豬生產形勢及價格走勢的調研報告獲國家統計局采用。
調研報告顯示,當前生豬養殖企業養殖規模持續擴大。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廣西生豬存欄自去年4月份開始大幅下跌。今年以來,廣西生豬存欄均保持持續回升態勢。調研發現,受訪的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均表現出強烈的擴欄補欄意愿,各地均出現了較多新建擴建大型養豬場,生豬出欄有所回升。
據調研,盡管人工、防疫、欄舍建設等養殖成本上升,但按照當前生豬市場的平均價格,仍屬于較高盈利水平。主要是由于受生豬養殖周期限制,生產供應要恢復到接近歷史正常水平需要一定時間;當前有能力進行擴大生豬生產的主要是大型養殖企業和大型生豬養殖戶,作為廣西生豬生產主體的中小型養殖戶想要重新恢復生豬生產較為困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豬生產恢復效率,亟需政策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