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以來,國內菜油價格就一路高漲,期貨主力合約從7000元/噸以下上漲至8000元/噸以上,漲幅高達1000元/噸,而同期棕櫚油漲幅不過500元/噸,豆油則只有300元/噸。
菜油價格的大幅上漲,緣于市場不再對國內放開加拿大菜籽進口抱有希望,前期一度受到壓制的價格大幅上行,遠遠甩開豆油和棕櫚油的走勢。菜油價格上漲,除了受市場情緒影響之外,主要還是自身基本面在支撐。
菜油庫存在4月份大幅下滑
一季度國內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食用油消費普遍受到抑制,菜油價格雖然出現(xiàn)下滑,但國內庫存仍保持在30萬噸以上的水平。進入4月后,隨著國內疫情好轉,餐飲業(yè)復蘇帶動了植物油的消費。
菜油庫存在4月份出現(xiàn)大幅下滑,這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首先,在植物油需求上漲的同時,國內供給端卻出現(xiàn)縮緊,由于疫情期間物流供應問題,國內3月至4月期間進口大豆數(shù)量到港不及預期,而國內疫情好轉推動下游植物油補庫需求的增長,這使得豆油庫存在3月至4月期間大幅消耗,在3月初國內豆油庫存尚有近140萬噸,而進入4月底已經(jīng)接近80萬噸,豆油供給量縮減間接拉動菜油消費。
其次,菜油價格在一季度不斷下滑,菜油與豆油之間的價差出現(xiàn)較大改善,4月份期間菜豆價差接近1000元/噸,在豆油供給量減少的情況下,菜油消費大幅增長,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菜油庫存在4月份快速消耗,從30萬噸迅速下滑至20萬噸左右,此后均未再出現(xiàn)過明顯的增長。過低的庫存一直持續(xù)至5月底,直至孟晚舟案件的審理結果觸發(fā)了菜油價格的一路上行。
當前菜油庫存仍低于20萬噸
6月期間,菜油價格不斷上行,菜油和豆油之間的價差再度攀升,至6月底,菜豆價差已經(jīng)接近1800元/噸。二者之間價差拉大,無疑會削弱菜油的下游消費,而過高的菜油價格也推升了直接進口的利潤。
自6月份開始,國內菜油庫存開始緩慢上升,至7月初已經(jīng)保持連續(xù)5周不斷上漲,然而累積過程十分緩慢,至今仍在20萬噸以下徘徊。進入7月份后,菜油價格繼續(xù)拉升,目前價格已經(jīng)超出疫情之前的最高點。除受庫存偏低影響之外,7月份南方洪災無疑是推漲近期菜油價格的主要因素。
洪災大幅削減菜粕市場需求
這次受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幾個省,都是我國主要的水產養(yǎng)殖產區(qū),其中湖北、江西的損失最為嚴重。南方洪災的發(fā)生,使得下游水產業(yè)受到極其嚴重的損失,受洪水沖襲的魚塘,魚蝦會大面積流失,而洪災過后往往又會伴隨疾病的暴發(fā),部分魚塘已經(jīng)減少或停止投喂,菜粕需求在短期內大幅削減。部分油廠的壓榨也已經(jīng)從菜籽轉向大豆,菜油供給量在短期內面臨繼續(xù)下行,雖然需求有所放緩,但供給量減少使得菜油庫存的積累愈加緩慢。
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降雨仍在延續(xù),水產業(yè)的恢復顯得遙遙無期,洪災過后仍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得以喘息。在未來1至2個月的時間里,國內菜粕的需求將繼續(xù)保持低位,菜油供給也將處于較低水平,對于國內盤面9月合約而言,菜油價格仍有進一步?jīng)_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