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介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情況時表示,當前和今后時期重點抓好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等四個方面工作。
劉煥鑫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三年多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聚焦重點、聚集資源、聚合力量,全力抓好各項措施落實,鄉村振興實現了良好開局:一是保供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過1.3萬億斤,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其他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二是農民收入連年增長,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城鄉居民收入比不斷縮小,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三是農村生態建設得到加強,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取得重要成果。四是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劉煥鑫表示,當前和今后時期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第一,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打好種業翻身仗。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推動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糧食面積穩定、產能穩步提升。第二,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導加工企業重心下沉,把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需求。第三,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第四,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
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保證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安全,“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保障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是農業農村部門的重點工作,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農業生產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更要保質量。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部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加強產能建設保數量。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即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要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改善農田設施基礎條件,加快建設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要打好種業翻身仗,著力攻克核心種源“卡脖子”技術,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的新品種。二要優化生產結構保多樣。實施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和生產供給方案,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優化品種結構,重點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飼用玉米和優質水稻,強筋弱筋優質小麥供給,同時統籌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魚等重要農副產品生產,擴大油料生產。三要推進“三品一標”保質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