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農產品市場油脂強勢領漲。棕櫚油盤中漲幅超過3%,豆油漲幅超過2.5%,粕類延續上行趨勢,漲幅均超過1%,油粕比價重拾升勢。
國際油價周四在淡靜交投中上漲,有跡象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最嚴重影響或許可以避免,盡管多國因新增感染飆升而實施旅行限制。原油期貨上漲通常會提升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棕櫚油的吸引力。當前馬來西亞棕櫚油仍處于減產周期,同時由于馬來西亞爆發洪水,加上種植園勞動力短缺,制約棕櫚油供應增長。且從長周期來看馬來國內種植面積瓶頸及樹齡結構等因素令產量增長潛力下降,明年一季度前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或難出現明顯提升。
印度關稅下調體現了作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進口國,印度正努力遏制食品通脹。這些措施意味著對印度進口商而言,精煉棕櫚油的吸引力將超過毛棕櫚油,市場預計印度從印尼和馬來西亞進口精煉棕櫚油數量將增加。但未來棕櫚油進口增幅仍將取決于臨池其他植物油的價格競爭,尤其是葵花籽油和豆油的進口仍將擠占部分棕櫚油的進口需求,需要予以關注。
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緩慢回升,但整體來看仍保持相對低位。
短期在國際市場釋放利好預期和國內基本面強勢不改的支撐下,油脂期價企穩回升,短多參與為主。中期仍處強勢動蕩行情。
豆類市場來看,隨著南美天氣問題逐漸凸顯,美豆期價開始累積天氣風險升水。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地區的旱情引起市場的重視,尤其是巴西南部大豆產量約占總產30%,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15年最低的背景下,南美大豆的產損風險逐漸攀升。此外近期美豆粕需求強勁,也對美豆粕期價構成支撐,給國內豆粕市場帶來聯動提振。
雙拉尼娜背景下的南美天氣不容樂觀,天氣炒作將持續繼續支撐天氣升水。隨著國內春節前市場備貨需求的啟動,油廠開工難以高位繼續攀升,同時油廠壓榨利潤回落,部分油廠有限產計劃,仍在影響豆粕產量增幅,基差強勢支撐粕類價格走強。粕類期價重心上移趨勢不變,多頭思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