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工作。
糧食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倉儲是重要的一環。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會議指出要多措并舉,加強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糧食問題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常務會議提出加強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是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要舉措,是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前提和基礎。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解決好吃飯這一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首先要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制度。
我國糧食儲備歷史悠久,在穩市、備荒、恤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后建立了“甲字糧”、“506糧”等戰略儲備糧油,上世紀90年代又建立了國家專項糧食儲備制度。在總結儲備運行經驗教訓基礎上,2000年,為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完善中央儲備糧經營管理體制,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組建中儲糧總公司,對中央儲備糧實行垂直管理。
做好糧食收儲既是當前緊迫工作,也是長期任務,事關重大。隨著儲備制度的不斷完善,目前中央儲備糧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作用越來越凸顯,正如常務會議指出的,要做好消化臨儲糧和陳糧、創新投融資方式、提高倉儲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保證“顆粒歸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實現“顆粒歸倉”,必須發揮中儲糧在是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主力軍和重要載體作用。
一方面,搞好中央儲備糧業務,既要執行好儲備吞吐的調控任務,也要面向市場運作,協同發揮市場機制“看不見的手”的決定作用和特殊情況下儲備調控“看得見的手”的重要作用,順應中央關于完善糧價形成機制、健全農產品市場調控制度的改革要求。
另一方面,應采取市場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如中儲糧公司作為承擔政策性業務、保障性功能的企業,既要遵循企業一般規律,更要認清自身承擔的功能責任,堅決執行國務院的決定,堅守服務糧食安全的主業方向,為國家守住糧食安全最后一道防線。
春華秋實。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確保收儲到位,播灑希望種子,中國三農發展的新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