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首個交易日收盤,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漲聲一片”!其中菜粕日內漲近7%,豆粕、滬鎳漲近6%,焦煤漲近5%,豆二、滬銀、低硫燃料油漲超4%,不銹鋼漲近4%,棕櫚油、豆油、豆一、乙二醇、橡膠、PTA、高硫燃料油、原油、焦炭漲超3%。
在USDA報告利多,美豆強勢反彈的帶動下,國內油脂油料板塊周二受到提振,菜粕、豆粕漲幅居前。截至昨日下午收盤,菜粕主力合約大漲6.89%至3149元/噸,逼近此前6月13日高點3195元/噸,日增倉近3萬手;豆粕主力合約大漲5.76%至4060元/噸,創近10年來最高收盤價,日增倉8萬余手。
從消息面來看,美國農業部發布的9月USDA供需報告下調美豆產量和種植面積,對盤面形成明顯利多支撐。中秋小長假期間,美豆大漲至2個半月高點,再次挑戰1500美分關口。
“9月USDA供需報告顯示,美豆平均單產預估為50.5蒲式耳/英畝,大豆(5871, 19.00, 0.32%)產量預估為43.78億蒲式耳,而在報告前市場平均預期的單產和總產量分別為51.5蒲式耳/英畝和44.96億蒲式耳,下調幅度遠超市場平均預期值。據美國農業部,8月份美國西部種植區的炎熱干燥天氣是美豆單產下降的主要原因。”徽商期貨研究所農產品部負責人張應鋼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此同時,美豆種植面積也下調,出乎市場意料,使得產量由增產變為減產,庫存降至2016/17年度以來最低水平,對美豆價格形成利多支撐,受此影響,美豆強勢上漲,同時提振國內豆菜粕在節后跳空高開。
三立期貨農產品研究員陳晨告訴記者,作為豆粕的成本端,美豆反彈無疑導致豆粕成本升高,再加上國內豆粕正處于需求旺季,下游提貨良好,豆粕走勢本就偏強。因此,美豆走高后豆粕再度上行,菜粕受豆粕提振也錄得上漲。
從豆粕現貨市場表現來看,中國國際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吳媛瑾告訴記者,目前部分地區豆粕報價普遍漲至4800-5000元的高位,豆粕基差持續堅挺。
從粕類基本面看,陳晨表示,供應方面,因當前國內油廠盈利水平不佳,買船積極性一般,后續大豆到港量或保持緊張狀態。
“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8月進口大豆進口總量為716.60萬噸,進口量同比減少24.47%,環比減少9.10%。根據船期統計數據顯示,9月到港量預估在677.4萬噸左右,后期到港大豆數量或偏低!睆垜撜f。
中國國際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吳媛瑾也表示,從庫存來看,國內油廠豆粕庫存目前已經處于歷史同期低位,油廠榨利不佳后貿易商采購需求放緩,預計9-10月豆粕供應量有下降預期。
在豆粕供應偏緊張的情況下,后續市場飼料需求卻表現為持續修復,市場人士紛紛表示,后續豆菜粕或將延續漲勢。
“目前,養殖利潤良好且需求逐漸轉旺,飼料養殖企業看好近期市場備貨積極導致豆粕庫存下降,特別是川渝及東北等地疫情嚴峻影響交通運輸支撐豆粕價格。我們認為,豆菜粕上漲趨勢保持良好,整體維持振蕩看多不變,但是在階段性上漲至高位時,要提防短暫的技術性回調風險。”張應鋼說。
陳晨告訴記者,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春節前為豬肉消費旺季,豆粕終端需求將保持樂觀。整體來看,在供應偏緊的情況下,豆粕價格本就偏強運行,而成本的上漲無疑會帶動豆粕繼續走強,短期豆粕依然維持強勢。
吳媛瑾表示,豆粕短期慣性上沖動能仍存,但也要提防多單了結及高點產業資金套保介入,引發豆粕期價振蕩加劇。建議投機客戶及時止盈止損,謹慎交易;產業客戶點價擇機進行,也可隨用隨采,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切忌過分激進、追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