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首個交易日,在農產品普漲的情況下生豬期貨卻大幅下跌,主力合約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跌5.2%。
浙商期貨研究中心農產品團隊研究員萬曉泉介紹,生豬現貨價格較節前明顯下跌,目前各地均價普遍處于13—14元/公斤。生豬近月期貨價格亦大幅下跌,其主要原因還是節后在供給端上,春節積壓存欄以及病豬集中釋放,而需求處于淡季相對疲軟,壓制豬價下行。
需求端上,華融融達期貨生豬研究員史香迎介紹,春節假期剛過,居民家中多有豬肉儲備,終端市場需求縮減,傳統消費淡季來臨,對供應的承接力度有限。供應端上,養殖端陸續恢復正常出欄節奏,市場豬源供應相對充足,供強需弱下豬價持續弱勢。同時,部分養戶年前肥豬尚未出清,該部分供應壓力延至年后,仍需時間消化,令豬價進一步承壓,短期豬價恐難有明顯起色。
對于后續豬價走勢,萬曉泉也認為,需求提振有限而供給壓力仍大,生豬供需矛盾仍舊突出,短期豬價可能延續偏弱態勢。“春節期間,生豬產業各環節普遍放假,屠宰維持低位,消費多以節前囤貨冷鮮肉為主。而節后,養殖企業已基本恢復正常出欄,散戶出欄積極性不高,部分地區有抗價惜售情緒。目前出欄均重下降明顯,主要在于春節期間積壓病豬釋放,正常大豬數量仍舊偏高,短期供給端壓力持續偏大。”他說,需求方面,目前屠宰端陸續開工,盡管疫情影響逐步消退,社會消費需求明顯向好,但節前囤貨消耗需要時間且節后為季節性需求淡季,而收儲與凍品入庫等需求發生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等待,預計短期需求端提振仍有限。因此,整體來看,短期生豬供需矛盾仍舊延續,預計豬價可能延續偏弱運行態勢,關注養殖端出欄節奏、終端消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