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瓦斯管網排放實時監控數據平臺,不僅能夠準確測量瓦斯排放流量情況,而且可以將相關聯的多個數據在一幅趨勢圖表中進行分析比較,最終確定瓦斯的組分。”6月份,廣州石化生產調度部值班調度長吳昌煙在使用了新增加的、基于瓦斯監控平臺開發的自定義趨勢后表示,該功能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分析判斷瓦斯來源的具體裝置,快速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整個瓦斯管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隨著裝置的增加以及生產任務的加大,瓦斯平衡難度越來越大。為做好瓦斯管理工作,近年來,廣州石化在加強生產運行管理,從源頭控制瓦斯排放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瓦斯管網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在主要排放點(如催化、焦化、加氫裝置)、重點區域的總管加裝超聲波流量計,利用實時數據平臺建立瓦斯實時監測監控系統,依靠先進技術手段為生產調度指揮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提高瓦斯管理水平。
廣州石化瓦斯實時數據平臺采用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UniformancePHDR210和WorkcenterPKSR300系統,該數據庫系統集成煉油裝置所有的過程數據,組建成全廠高、中、低壓瓦斯流程總圖,全面監控瓦斯管網的壓力、流量、溫度等關鍵參數,動態顯示瓦斯管網相關參數的實時數據與變化趨勢。今年5月,在保持系統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自定義趨勢,對裝置瓦斯排放參數進行分組趨勢分析和歷史趨勢分析,便于調度人員迅速做出準確判斷,提升瓦斯管理效率。
“煉油區瓦斯管網的壓力是否穩定,各裝置瓦斯實際排放量有多少,是否超標;氣柜及壓縮機工作狀況如何,是否正常?”在廣州石化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設有專門人員對全廠瓦斯平衡狀況進行嚴密監控,并根據不同原油性質的變化,跟蹤各裝置瓦斯生產與消耗情況,及時協調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他們還充分利用5萬立方氣柜容量和15000立方米/小時的瓦斯回收能力,減少瓦斯排放。
近年來,通過對瓦斯實時監控系統的持續改進以及裝置優化平衡等多項措施的實施,廣州石化火炬排放時間逐年減少。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廣州石化瓦斯點火炬時間降至1.15小時,同比下降28.6%。既降低了加工損失,又減輕了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