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動互聯網呈爆發趨勢,微信等移動即時通訊工具的迅速崛起,導致傳統手機短信和語音通話量逐漸下滑,這給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們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于中國移動的融合通信業務最終將會以何種形式出現,是獨立的APP?還是對傳統短信通話等功能改造升級?目前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國內傳統通信運營商均開始另辟奇徑,中國移動作為其中之一,也開始謀劃融合通信這盤大棋,將其定義為業務和技術發展的核心方向。
自去年12月,中國移動正式獲得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證(4G牌照)。作為4G弄潮兒,中國移動今年年初便發布了融合通信白皮書,將“通話”、“消息”、“聯系人”與移動互聯網對接,實現語音、短信和數據服務的打通,并計劃在2015年實現商用。伴隨著4G時代的開啟,網絡承載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移動通信有望迎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融合通信計劃是傳統通信服務的升級,既是為了反擊微信、QQ等帶來的業務沖擊,更是為了抓住4G機遇大干快干,尋求業務模式新突破。業界人士猜想,一旦中國移動融合通信正式進入市場,將可實現跨終端、跨網絡和跨運營,用戶通過手機等智能終端可使用音視頻通話、多媒體消息、群組聊天、高清視頻聊天等功能,而中國移動也將轉入流量經營。但通過中國移動當下的多面布局看來,或許我們能夠從中了解一二。
基礎建設、智能終端、通信資費、APP,一個都不少。
4G大發展離不開網絡基站。在此市場環境下,手機飛信的價值顯得越發突出,飛信手機客戶端的應用創新也將成為中國移動未來融合通信布局的重要一步。已有消息傳出,中國移動有意加大對手機飛信的投入,與中軟國際的新一輪續約工作正在進行中。在基礎建設上,目前中國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TD-LTE基站建設,部署4G網絡,為后期4G大發展修建跑道。有消息透露,中國移動新一輪的基站建設數量達到50萬。
盡管4G浪潮已經來臨,但國內的4G發展仍在初級階段,4G終端的成熟度不足是另一制約發展的原因,想要獲得更好的融合通信體驗就必須換機。在智能終端上,為爭搶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移動發布了其首款自主品牌4G手機,全面支持五種網絡制式(含TD-LTE),還表示今年將推出超過300款千元以下的TD-LTE終端,加大4G使用的普及力度。
無論是3G還是4G,流量資費都是用戶關注的重點,低價是吸引用戶不變的策略。中國移動內部人士透露,在4G時代中國移動將實施新的資費標準,其中最為關鍵的數據業務資費水平將大幅降低,最高有望達到50%,未來還將嘗試月度流量不清零的形式,最大程度滿足移動網絡用戶。
最后便是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布局的產品飛信。中國移動旗下的飛信作為一款即時通訊工具,常常被認為是移動拿來與微信等其他OTT類產品抗衡的工具。與微信龐大的用戶量相比,飛信曾一度被冷落。2013年6月,中軟國際,這一國內大型綜合性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中標中國移動手機飛信項目,全面接手手機飛信的研發與運營支撐工作,合同為期一年。同年12月,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在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透露,飛信注冊用戶已接近4億,活躍用戶已達9千萬。數據顯示,飛信經過半年的重整后開始全面復蘇,手機飛信功能也得以豐富和完善,近日先后推出了飛信電話、多方通話等眾多全新功能,實現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網間的無縫通信服務。
除手機飛信外,手機飛信桌面launcher也是中軟國際為中國移動打造的另一款移動互聯網產品。
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PC端的競爭已經轉向移動客戶端市場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