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英國婦產科雜志》(BJOG)上的一篇新的評論文章明確指出中國必須努力抑制日益增長的剖宮產手術率。
文章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0年,有1600萬嬰兒出生,其中將近一半是剖宮產。盡管還不能確定具體的數字,在中文文獻中,中國剖宮產比例在36%~58%之間。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剖宮產率低于5%而且直到1990年,剖宮產率也沒有超過10%。
該評論對于近幾十年來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中國如此高的剖宮產率可能由以下三方面導致:產科護理系統的結構、醫院醫生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鼓勵以及病人習俗方面的偏好。
一些與中國產科護理系統相關的方面以及醫院方面的因素導致剖宮產率增高。找訂單這些方面包括:
總數偏高的生產數量。用有限醫療資源管理龐大數量的出生人數,這可能導致較高的剖宮產率。財政激勵也會促使剖宮產率高于陰道分娩率,財政激勵包括新生兒保險的覆蓋、醫生和醫院的收入。在中國公立醫院的員工很少而且受政府控制。在中國,平均每千人有1.5個護士或助產士;而在英國每千人有9.8個護士或助產士。相較于陰道分娩,剖宮產手術需要的護理時間更少。婦產科醫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只有不到2%的醫生完成了碩士或博士水平的訓練。很多醫生的績效工資是靠接待病人的數量和病人的住院費來提成的。剖宮產手術比陰道分娩的收費更高,因此這些刺激都會使醫生引導孕婦選擇剖宮產。
此外,在分析中國剖宮產率時,孕婦的偏好也是很重要的因找訂單素。作者指出獨生子女政策下的人可能對分娩結果有過于完美的期望,且孕婦和醫生有可能會認為剖宮產手術的優點比不足多。害怕在病床上無法控制的疼痛,硬膜外麻醉,護理援助或者家庭支持都強化了這種期望
然而,現行方法可能很快被改變,因為在2013年11月,中國獨生子女政策有所松動,政府鼓勵夫婦要二胎。更多的重復剖宮產手術會使現在的風險率和收益率都發生改變。
哈佛醫學院布來根婦女醫院的婦產科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本次研究的合作者蘇珊·勒斯坦(SusanHellerstein)認為:“自從20世紀90年代中國剖宮產率從不到10%猛漲到超過50%的婦女選擇剖宮產手術來生產。這一現象將來很可能改善,而且我們必須通過改革中國產科護找訂單理系統的某些方面來鼓勵陰道分娩。不論為降低剖宮產手術率做何種努力,都必須將安全性和有效性考慮在內,要保證孕產婦和圍產期婦女的健康,這一點在當代中國非常重要!
英國婦科雜志的副主編邁克。馬什(MikeMarsh)認為:“這篇評論文章揭示了中國非常高的剖宮產率的潛在原因。文章明確了保健系統結構,醫院方面和孕婦偏好是導致剖宮產率極高的三個關鍵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指出的影響剖宮產率的因素很有可能在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
無論如何,中國的高剖宮產率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而國外專家對原因的分析也有其合理性。作為公眾,了解分娩相關知識,選擇最適合的分娩方式對于孕婦和嬰兒都至關重要。分娩也是有風險的,請看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險?找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