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證券師分析說接下來的股市,化工板塊將被看好,其中農用化工子板塊是化工行業中最被看好的,市場普遍認為“產量下滑,出口增加和國內秋季供肥三大因素催化了化肥行業整體性機會!
多重利好催化農化板塊
目前,隨著秋季備肥開始,基層消費者對復合肥的需求不斷提升。據了解,8月初陜西、甘肅等西北省份二銨備肥已經開始。甘肅天水今年用肥較早,零售商也已開始備肥。華北小麥產區二銨備肥穩步推進,國內需求持續發力。國內復合肥秋季生產也將開始,為做好產品儲備,各企業近日都提高了開工率。復合肥廠家開始采購一銨為后期生產高磷肥做準備,進而刺激磷肥需求。
同時,加之今年國內化肥旺季出口關稅大幅度下調,有利于化肥出口。根據《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尿素、磷肥出口旺季稅率有較大幅度下調。該方案將有利于今年的化肥出口,化肥出口的淡旺季區分將減小,全年化肥出口量有望出現較大增長,有利于化解國內化肥過剩產能。
從產品價格來看,二季度以來,受關稅下調和出口轉暖影響,磷酸一銨價格自5月中旬以來累計漲幅超過20%,磷酸二銨價格也于6月份進入上漲通道。進入8月,磷肥價格繼續調漲,磷酸一銨、二銨漲幅在2%至5%不等,并有加速跡象。國內大顆粒尿素市場報價已漲至1700~1800元/噸,廠家累積訂單較多,小顆粒尿素則在出口及部分企業檢修的支撐下小漲,目前報價,相比較上半年的出廠單價1300元,已經上漲了約200元/噸。
在農耕需求和復合化率提高的背景下,復合肥行業需求年均5%~7%以上的增長將持續,而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金正大(20.740.341.67%)和史丹利(24.66-0.05-0.20%),截至目前合計市場占有率略超過10%,未來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目前復合肥企業的生存環境看,由于渠道和品牌的規模效應,大型企業領跑且差距拉大。金正大、史丹利等企業盈利良好。其中金正大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7.42%;公司預計今年前3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0%至30%,未來公司或有機會切入農資綜合平臺及農業服務,具備新的上升空間。主營化學肥料、化工原料的魯西化工(3.800.010.26%)也表示,公司尿素品種較多且價格各異,尿素市場價格近期小幅回升。公司同時透露,其尿素裝置滿負荷穩定運行,并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基本實現產銷平衡。
磷肥市場迎來新景氣期
在所有化肥子板塊中,最看好磷肥板塊。自2011年末起全球磷肥經歷近兩年低迷后,2014年初,受到印度、巴西進口需求增長,而出口國短期供給受限等因素影響,國際磷肥價格開始反彈。
從國際市場需求端來看,巴西印度市場需求超預期。據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1至6月,我國磷酸二銨出口量127.25萬噸,與去年同期的51.76萬噸相比,增加了145.82%,其中出口拉丁美洲磷酸二銨7.2萬噸,為2013年全年出口量的5.6倍,出口印度26萬噸,同比增長49%。而全球最大的磷肥生產商美盛公司與CF工業集團的磷化工資產整合帶來的美洲供應格局改善,也給性價比較高的中國企業帶來更多機會。巴西從中國進口的磷銨份額從2013年的1.6%逐步提升至2014年的6.5%,據估算,下半年印度市場(國際上最大的采購地)約有300萬噸二銨的招標采購計劃,考慮到目前中國貨源的優勢明顯,預計對下半年中國需求拉動作用會很大(300萬噸相當于中國全年20%的二銨產量,估算有6~7成以上會從中國采購)。另外,臺風+秋備兩因素觸發磷肥反彈行情。
總體看,銀河證券認為,近兩年全球磷肥供需形勢好轉,開工率將逐步上行。全球良好的需求形勢直接刺激中國磷肥出口增長,而國內新增產能已接近尾聲,小產能逐步退出和轉產,磷肥市場有望迎來新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