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訂單網訊:日本的企業所得稅收入中,制造業所占比例呈泡沫經濟崩潰后最低水平。據日本國稅廳統計,2011年的企業所得稅收入中,制造業比例僅為28.6%,較20年前相比下降9.1個百分點。其中,電機及汽車等“機械工業”為8.9%,較20年前下降6個百分點;制鋼等“鋼鐵金屬”為2.8%,較20年前下降一半。此外,服務業為16.6%,零售業為9.9%,較20年前都增長了兩倍。
制造業的企業所得稅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世界經濟低迷,出口不振,企業經營銷售惡化。第二,與韓國等新興經濟體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日本企業將生產據點轉移至成本較為低廉的海外等因素所致。據日本經產省統計,2011年度制造業的海外生產比率達18%,較17年前上升了10.1個百分點。而日本經濟界認為日本國內過高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導致產業空心化的誘因,希望政府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
目前日本的企業所得稅率為35.64%(如果包含日本大地震災后重建特別法人稅,將高達38.01%),在發達國家中僅次于美國居第二。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認為,“為了使日本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必須創造與國際同樣的經營環境”。
但是日本財務省對降低企業所得稅持謹慎態度。2014年末災后重建特別法人稅將停止實施,2015年起稅率將下降。而且, 2011年的企業所得稅僅為9.4萬億日元,較20年前相比減少了40%。此外,就日本政府發展戰略中提出的減稅政策,財務省認為對處于嚴峻國際競爭中的制造業比較有利,將主要考慮對設備投資以及研發的減稅政策。
另一方面,有識者指出,降低企業所得稅,將促進日本IT等新興產業以及以國內經營收入為主企業的發展,不僅如此,降低企業所得稅,還有助于外國企業投資日本。根據大和綜研熊谷亮丸首席經濟學家的試算,企業所得稅率下降10%,將促進日本經濟增長率在第一年增長0.3個百分點,第二年增長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