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秋季冬小麥用肥日趨臨近,下游采購增多,價格保持上行態勢。此前一段時間,國內二銨企業主供出口訂單,國內走貨量較少,部分地區二銨市場有價無市。9月初,國內企業與印度簽下新單,市場認為企業重出口不重內銷的策略或導致國內秋季用肥出現緊張。對此,許定國表示:“雖然國內企業目前主供出口,但實際上今年的出口總量不會比去年超過太多,國內市場的供應也不會出現問題。”
近期,在部分西南企業與印度成功簽單之后,出口市場上,二銨價格持續攀升。市場認為,雖然出口市場沒有出現爆發式的需求,但是持續不斷的訂單為國內企業出口提供了信心,未來一個月內,國產二銨出口離岸價有望保持在480美元/噸左右的水平。與此同時,國內部分轉產一銨的二銨裝置逐漸恢復生產二銨,將有效緩解國內市場9月末可能出現的供應緊張。
轉產裝置趕上市場末班車
據此前采訪,記者了解到,隨著一銨出口市場熱度逐漸消退,在9月份將有一批轉產一銨的二銨裝置恢復二銨生產。在主要企業尚未在國內大規模鋪貨的這一階段,轉產裝置回歸二銨生產“大部隊”會對國內二銨市場造成何種影響?面對這樣的疑問,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許定國表示:“對于這部分企業而言,想要趕上國內銷售高峰,必須分秒必爭。轉產裝置恢復二銨生產需要時間,向市場發運也需要時間。如果裝置近期完成轉產,從接到訂單到發貨到站也需要大概20天的時間,這樣一來剛剛能趕上第一波秋季市場。”
許定國同時強調,對于企業而言,市場形勢的變化只是一個趨勢,真正能左右企業生產計劃的只有實實在在的訂單。如果轉產裝置集中恢復二銨生產,將有可能對國內二銨價格造成沖擊。但單獨企業不能左右市場,企業的戰略調整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即時調整。企業釋放的信號并不是既成事實,博弈之后,最終的成敗還是需要市場來檢驗。
國內企業傾向穩健經營
近年來,在國內二銨行業,“賭市場”這個詞已經很少出現。以往的經驗表明,無論是出口市場還是國內市場,控制生產、平穩銷售都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今年的二銨出口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但在國內企業有意為之下,“瘋狂集港”、“訂單暴增”的情況并未隨之出現。對此,許定國表示:“上半年國內二銨企業經營成果普遍不好,如果不能在出口市場取得實利,下半年的經營又會非常困難。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國內企業普遍保持了克制,在國外需求旺盛的階段沒有出現盲目和失序。如果國內企業還像以往那樣不計成本地追求出口,目前出口市場上470-480美元/噸的離岸價根本不會出現。”
對于目前國際二銨市場上,西方價格下跌、東方價格上升的現象,許定國解釋說:“目前國內二銨企業整體上非常團結。小企業跟隨大企業,大企業之間保持步履一致,并從其他行業遭遇的出口困境中吸取經驗教訓。與尿素、復合肥企業相比,磷肥企業的集中度更高,在與外商的博弈中更容易保護自身利益。今年國產二銨的出口價格和內銷價格得到穩定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內二銨企業的協同度高于往年,而從市場的反饋來看,這樣的結果符合整個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如不出意外,未來一個月內,二銨出口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
國內二銨總量并不緊張
許定國認為,今年1-7月份,國產二銨出口155萬噸,假設8、9、10三個月每月出口70萬噸,到10月底出口量也不會超過370萬噸,這與去年同期的出口量相差不多,“而對于國內秋季市場來說,我們需要計算的是兩個時間點的供應能力,一個是9月末、一個是10月末。國內多數企業雖然仍在供應出口訂單,但是絕大多數訂單都將在9月末之前結束。而到了10月末,國內秋播結束,二銨出口基本收官,企業更將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市場,所以這個時間點上的供應也沒有問題。通過這樣的計算,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在真正的用肥季節,國內二銨市場并不會出現供應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