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垃圾傳真正日益猖獗。代開發票、私家偵探……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傳真機開著,大量的匿名垃圾傳真就會跟蹤而至。“傳真群發”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12月8日新華社)
垃圾短信還沒有銷聲匿跡,垃圾傳真又成為困擾公眾的一大難題。
據統計,目前我國傳真機保有量已超過2000萬臺,這其中,不少傳真機正在或曾經深受垃圾傳真之害。它不僅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影響正常工作,不法分子往往還通過群發中獎、催款等內容的傳真進行詐騙。
垃圾傳真何以如此猖獗?細加分析可見,一是用戶的通信內容,目前還不在現行法律法規的管轄之內;二是垃圾傳真還涉及公安、工商等多個部門,目前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聯動機制;三是垃圾傳真多通過網絡群發,隱蔽性極強,目前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打擊。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提高社會治理水平,要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治理垃圾傳真,清掃垃圾信息,正是社會治理具體而細微的體現。能不能管好,考驗著治理水平,更考驗著改革擔當。
面對久治不愈、越治越甚的“升級版垃圾信息”,相關管理部門是該拿出點過硬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