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產一克塑料原料,沒有一家大型石化企業,卻創造了一個縣級市塑料年交易量近800萬噸、交易額近1000億元的奇跡。位于余姚的中國塑料城,從“塑料原料一條街”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涉塑國家級現代化專業生產資料市場---
■誠信立市
一片面積為3.25平方公里的土地,入駐企業2300余家,塑料交易牌號超2萬種,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品種;
去年實現市場交易額982.74億元,同比增長15.2%,年交易額和交易量絕對增加值再創歷史新高;
發軔于塑料原料一條街,起步于1994年9月8日,二十年風云變幻,中國塑料城如今光芒璀璨。
一家位于縣級市余姚的塑料城,緣何有如此能量?入駐其中的眾多貿易商給出的第一個答案是:誠信立市。
塑料城“終身成就獎”得主,寧波開創貿易五金訂單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達,見證了余姚塑料貿易的風云崛起。“上世紀90年代初,余姚塑料貿易第一波沖鋒陷陣的‘老兵’,現在還在‘沙場’的差不多就剩我一個了。”年少從軍的劉文達,喜歡用軍事術語描述商場競爭。同時期的行業老友,基本已退休享起了清福。關于“開創”屹立不倒的法則,67歲的劉文達給出的回答唯“誠信”二字。
塑料貿易在國內興起之初,做無票生意、給貨品摻假等現象在市場上屢見不鮮。“但寧波人精明又誠信,虧了也要認賬,這是我們最基本的生意原則。”劉文達向記者講述了不少“吃虧”的往事:2009年9月,“開創”的庫存一時周轉不靈,眼看上海金山一家汽車零配件工廠的交貨時間臨近,劉文達便以高于協議的價格從市場緊急收購了一批貨品,按時交了貨,凈損失2萬余元。到了來年1月份,金山那家企業的老總路過余姚,老劉拿出進貨發票向他講述了當時的情形,五金訂單對方感動不已,雙方隨后的合作也更加深入。
憑著誠信經商,劉文達控股的余姚光大錦磁和寧波泛高兩家進出口企業,成為拜耳等歐美科技巨頭專用料的國內獨家代理商,其經營的高端材料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醫藥、航空航天等行業,兩家企業年均貿易額均超2億元。
也正是由于眾多劉文達的誠信立市,中國塑料城逐步在國內打響了品牌,并走向世界。
■創新拓市
塑料城的成長更體現在“創新”二字上。
在現貨市場順利發展的同時,中國塑料城在2004年趁勢搭建浙江塑料城網上交易市場,成為我國首家塑料電子交易中心。
目前,網上市場已經構建為集塑料電子交易、結算和信息資訊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多層次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現有注冊會員10000余家,客商遍布全國30個省市區。今年1至8月,網五金訂單上市場累計成交量326.37萬噸,成交額358.26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8.2%和11.5%,預計全年成交額可突破500億元。開業十年來,已連續6年占中國塑料城總交易量的50%以上,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塑料電子交易中心,相當于再造了一個中國塑料城。
網上市場自主開發的“中塑倉單”交易模式,為全球首創的塑料電子交易模式,比倫敦LME交易所推出的塑料期貨整整早了半年。
在“中塑倉單”交易模式下,企業通過互聯網登錄網上市場的“中塑倉單”交易系統,就可以在網上進行電子化現貨交易,并通過設置在全國各主要集散地的指定交貨倉庫,進行貨物交收,為交易商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務。“中塑倉單”交易上市交易的品種有:LLDPE、PP、ABS、HDPE、PVC五大類108個品牌。電子化交易大大提高了產銷銜接和信息傳播的速度,為交易者五金訂單把握瞬間的商機提供了便利,還可以運用套期保值的功能規避經營風險,提前鎖定原材料購銷成本。
“這一創新不但突破了我國以往塑料原料傳統的現貨交易模式,而且為我國塑料流通方式與國際市場接軌邁出了重要一步。”長期跟蹤研究網上市場創新模式的浙江大學金融系教授鄒小芃評價說。
中國首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被譽為中國塑料行情“風向標”的中國塑料價格指數,也由塑料城網上市場編制并于2006年11月正式發布應用。
這一指數由中國塑料倉單價格指數和中國塑料現貨價格指數組成,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既能真實反映當前塑料價格狀況,又能反映市場對未來塑料價格預期的指數體系。2007年7月起,新華社開始實時發布中國塑料價格指數。目前,已有中國經濟網、中國化工報、阿里巴巴、慧聰網等國內60多家的行業網站實時發布中國塑料價格指數,五金訂單大連商品交易所也于今年3月開始實時發布中國塑料價格指數。中國塑料價格指數被國家工信部列入國家價格指數監測體系,被工信部命名為“工業信息化運行形勢指數企業”和“工業信息化運行形勢樣本企業”;2013年11月,中國塑料價格指數被中國社科院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商品市場指數”,大大提升了塑料城的影響力。
■政策興市
被國家商務部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聯系市場,先后獲得了中國商品專業市場競爭力50強、全國最具品牌價值商品市場50強、中國生產資料創新型市場、中國百強商品市場、全國重點示范市場,浙江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等榮譽稱號,被列入省級重點市場建設范圍……
中國塑料城“四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愈發明顯———
市場品牌優勢。受到“龍頭”和“先發”兩大效應的推動,中國塑料城在國內專業交易市場五金訂單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創造了交易總量、交易品種、電子商務等十幾項全國第一。
產業集群優勢。中國塑料城已形成從原料交易到塑料機械、塑料模具、塑料產品、塑料研發、會議展銷、信息集散、價格形成、網上交易等一條龍的涉塑產業鏈,是浙江省重點產業集群之一。今年3月,浙江甬易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開發建成的“甬易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正式上線運營,這是浙江省唯一具有大宗商品交易與支付結算經驗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國內大宗商品支付結算領域處于領先地位;2006年同中國兵器集團五三所合作成立的塑料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塑料城塑料研究院”,被評為省塑料加工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功能創新優勢。不斷創新、完善市場現代功能是傳統專業市場轉型升級、保持青春活力的關鍵。中國塑料城在20年的創業過程中,相繼推出、創新、完善了信息發布(中塑在線)、五金訂單價格指導(中國塑料價格指數)、展覽展銷(塑料博覽會)、研發創新(塑料研究院)、無形市場(網上中塑現貨交易)、資金結算(電子交易第三方支付)等重要的現代市場功能,從而保持了其規模和品牌龍頭地位。
政策支撐優勢。中國塑料城是國家商務部第一批全國重點聯系市場,被列為省政府“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重點建設項目,是寧波市“十二五”規劃建設的15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市場)之一。同時,歷屆余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塑料城的建設發展,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中國塑料城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決定》,并確定在濱海新城規劃建設涉塑產業園,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大扶強、品牌獎勵等。這些政策及措施為塑料城轉型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動力。
把握時代大潮流,鑄造核心競爭力,引領行業新發展———中國塑料城逐漸以大視野崛起于全球塑料行業的大格五金訂單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