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明珠的機器人產業,正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19日,長沙市《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發布。
產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中國機器人應用呈現快速發展狀態,年增長率超過40%。
上述計劃指出,長沙將大力開展工業機器人生產示范應用推廣及產學研用相結合,以市場需求吸引系統集成商和本體生產企業落戶,最終形成產業集聚。
長沙市副市長何寄華介紹,長沙將在三年內每年從市工業和科技發展資金中整合3000萬元,重點支持工業機器人產品的推廣應用;到2017年末,長沙工業機器人產業產能突破100億元,在全市重點工業領域實現工業機器人規模化應用,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100臺/萬人。
而作為長沙市政府確定的唯一一家機器人產業示范園區,雨花經開區將拿出1000畝土地來發展機器人產業,并決定凡機器人企業入駐產業園,實行前三年租金全免、后兩年減半的“三免兩減”優惠政策,力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
據了解,隨著工業產能的不斷擴大,長沙已有中聯重科、上海大眾長沙工廠等多家裝備制造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使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技術,涵蓋了工程機械、汽車制造、食品和物流等領域。
“目前長沙使用機器人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有三十多家,這將帶動工業制造業水平的提高,我們已從去過的長沙制造向長沙‘智造’和創造來過渡。”長沙市工信委主任趙躍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全球四大機器人制造商之一,在庫卡中國CEO孔兵看來,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會從提升自適應性、靈巧性和自動化程度的方向來發展,以實現機器人和工人之間的無縫對接,更大程度地推動工業轉型。他認為,長沙有著較強的區位優勢,未來的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鏈可覆蓋整個中部地區。
除著力突破機器人產業關鍵技術、加快載體建設以及推動機器人產品示范應用外,長沙還將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運用市場機制,組建由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和骨干企業以及相關園區共同參與的機器人研究院,形成資源共享、相互促進的協同發展效應,推動機器人產業快速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