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斷橋鋁窗?
閆雷光解釋,門窗技術門檻低,有投資能力的都敢去生產塑窗,市場已經遠遠供大于求,有的企業為了在市場奪得一定份額,價格降到一定程度,弄虛作假就出現了。
馬俊清說,塑窗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占有率是最高的。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從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塑料門窗委員會獲得的2013年國外對門窗傳熱系數要求及塑窗的市場占有率顯示:德國為1.0W/(㎡·K),塑料門窗占65%;法國為1.6W/(㎡·K),塑料門窗占56%;英國為1.4W/(㎡·K),塑料門窗占60%;俄羅斯為1.4~1.8W/(㎡·K),塑料門窗占70%;韓國為1.0~1.4W/(㎡·K),塑料門窗占62%;美國塑料門窗占64%。
早在2006、2007年,塑窗就已基本退出杭州市場,商品房項目一般用鋁合金窗,個別高端別墅項目選用鋁木復合窗。當地業內人士分析,還在使用塑窗的是樓盤檔次較低或是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一般情況下,采用同等的塑窗,在材料花費上,相比鋁合金窗可以節省一半。
2014年樓市交易低迷,以品質聞名的杭州住宅,“降配”悄然成為不少開發商在逆市中的一種選擇,在門窗材料上用起了塑料窗(以下簡稱“塑窗”)。但這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塑料門窗委員會主任閆雷光看來,并非行業價值的回歸。
“從建筑節能標準不斷提高的趨勢來看,塑窗還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閆雷光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塑窗在建筑保溫上有明顯的性價比。
并非價值回歸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塑料門窗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塑窗在全國門窗市場占有率達到40%以上。閆雷光說:“長江以北用塑窗的比例比長江以南的比例要大,江南地區對建筑保溫的要求不是很高。長江以北,尤其是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的塑窗使用率70%以上,哈爾濱的使用率可能在90%以上。”在隔音、保溫等方面,塑窗占據絕對優勢,在相同價位的情況下,塑料門窗的配置、性能、功能等綜合性能都能達到最佳。
但是,國產塑窗普遍存在偷工減料嚴重、不易持久保持等問題,加之環保性能較差,被認為是中低檔產品。此外,塑窗在采光性、耐腐蝕性、水密性等方面弱于鋁合金窗,抗風壓性能亦不顯優勢。
開發商出于控制成本改用塑窗,閆雷光認為并不是好現象,盡管有些企業會沾沾自喜,“但不是很好的回歸,只是覺得便宜”。
行業形象待重塑
“在歐美,從沒有人說用塑窗就把生活檔次給降低了。”閆雷光說,“是塑窗行業自己做糟的。”上世紀9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機爆發,節約能源得到高度重視,塑窗因其特有的保溫性能被政府大力推廣,塑窗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受此影響,1999年鋁合金門窗的產量僅是1995年的一半。
但塑窗在后續發展中過分強調適應市場消費能力、降低造價,出現摻假、造假,加之設計和生產技術不成熟、經驗不足,在工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不良影響導致后期推廣應用十分困難。
在北京米蘭之窗節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俊清記憶中,2000年左右,塑窗在北京樓盤的市場占有率很高,但此后,“開裂、變形等品質問題使保溫隔熱的性能優勢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喪失了,人們開始產生一種不認同感”。
但近一兩年,各地逐漸升級建筑節能的要求,國內開發商的態度亦出現變化。“2013年有這樣一種趨勢,市場應用從斷橋鋁窗回到塑窗,塑窗的各項性能達到建筑節能的要求。大的房地產商也開始用塑窗了,包括萬達、萬科、沿海、泛海。”一家鋁合金窗企業人士介紹。
“上海有個住宅工程,要求門窗的傳熱系數k值小于2.0W/(㎡·K),一家在華獨資的塑窗企業,樣窗大概每平方米700元,上海幾家鋁合金窗競標報價每平方米1300元左右。這樣就選擇了塑窗。”閆雷光說,隨著建筑節能標準的不斷提高,兩者的價格差、性價比越大。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委員會主任黃圻亦認可塑窗的保溫性能。“塑窗的節能效果要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往后建筑節能標準再有提高,窗的保溫性能相應也要提高,塑窗的優勢大一些,鋁窗要達到同樣的節能指標,花的代價更高一點。”黃圻說。
以北京市建筑節能75%為例,標準要求建筑外窗k值為1.5~2.0W/(㎡·K)。根據標準中窗墻比和窗朝向,大多數建筑外窗的k值應該在1.8W/(㎡·K)以下才能滿足要求。塑料窗的k值做到2.0W/(㎡·K)以下很容易,價格相比斷橋鋁窗要低很多。按照窗達到同一k值計算塑窗和斷橋鋁窗的價格時,鋁合金窗的價格是塑窗價格的1.5倍,而且整窗的k值越小,兩種窗的價格差會越大。
塑窗的技術也在發展。行業已開發出在保溫、隔聲、水密、氣密、強度方面性能更加優異的65mm、70mm、82mm、88mm、86mm系列,四腔以上結構的三密封塑料平開窗,在外觀顏色、表面裝飾、質感方面已有更好的裝飾效果。
“德國紐倫堡每兩年舉辦一個世界規模的門窗展,展覽面積十幾萬平方米。過去,鋁窗、塑窗平分秋色。今年,我們也有人去參觀,幾乎都是塑料門窗上下游的展品,見不到鋁合金門窗。”閆雷光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這個展覽上,塑窗展品全部是70mm系列以上的產品。其中,以五腔或六腔三密封結構的塑料型材為主,甚至有八腔結構的窗框材料,整窗K值可達0.8W/(㎡·K)以下。
不過,塑窗也面臨著其他類型窗一樣的問題: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門窗的設計、加工制作水平較低,產品質量不盡如人意。隨著建筑節能標準的升級,塑窗能否回歸一線城市,并由北向南擴展,馬俊清認為最終在于行業能否堅持做好產品,“長遠來看,這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