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江蘇以及西部因有豐富的鹽、煤等資源成為氯堿產業發展活躍區域;華東、華南則因經濟較發達、交通便利、氯堿下游行業密集等特點,成為氯堿產品最重要的消費區域。受氯堿行業產地與銷地不同步影響,產品的流通推動了物流業的蓬勃發展。西北、華北氯堿企業聚集,但產品在當地消化量極少,大量貨源需要外運到華東、華南,自建物流應運而生。
受氯堿產品特性、資源以及下游消費市場區域分布特點影響,我國PVC和固堿等主要氯堿產品形成了“西貨東進”、“北貨南下”兩大運輸流向。
根據筆者調查,目前全國氯堿企業自建物流現狀如下:
氯堿企業自建物流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整體尚屬起步階段。
西北地區是我國主要的氯堿生產區域,但下游消費較弱。因此當地氯堿企業主要產品多數外運,覆蓋華北、華東、華南、東北等各主要市場。運輸路徑長、運輸范圍廣是這一地區氯堿企業的物流特點。西北地區自建物流以鐵運為主、汽運為輔,因距離港口、碼頭較遠,海運沒有優勢。目前新疆中泰、新疆天業、新疆宜化、內蒙宜化、內蒙君正、內蒙億利、中鹽吉蘭泰、寧夏英力特都有自己的鐵運專線,氯堿產品直接從廠里拉到火車站。據氯堿行業西北資深市場人士介紹,西北氯堿產品50%靠鐵運,運往華東、華南地區;30%-40%靠汽運,運往西北、華北地區。
華北地區自建物流中汽運、海運居多。唐山三友、魯西化工、山東茌平信發、齊魯石化有自建物流車隊,山東海化、山東海力、山東華泰有自己的船運專線,其中山東海力與韓國企業合作,有固定的國際航運專線。山東作為全國氯堿大省,其氯堿生產企業數量較多,也是氯堿產品的主要消費地,產品多數在本省、市和周邊的河北、山西、北京地區消化,少量產品銷往華南甚至海外。在采取汽運的同時也會采取鐵運,但面臨鐵運專線車皮緊張的問題,鐵運只作為輔助。當銷往華南或者外貿出口時,一般采用船運,東南沿海下游客戶多來港自提貨物。而東北、西南地區貨源基本在當地消化為主,外銷貨源量少。東北部分產品以汽運、鐵運外銷天津、河北等黃河以北地區,部分海運到華南地區;西南地理位置特殊,山路偏多,并且當地氯堿產品價格偏高,貨源基本在當地消化,外運量小,氯堿原材料和產品很大一部分依靠汽運。這兩個區域僅有方大錦化、宜賓天原兩家公司有自建車隊。華中地區氯堿企業暫無自建物流。河南、湖南、湖北氯堿企業產品多在當地消化,部分產品運往華東及廣東,銷售半徑控制在500公里以內。
華東、華南地區氯堿企業暫無自建物流。因這兩個地區氯堿企業物流運輸半徑較短,多在當地消化,因此基本采用汽運。而原料采購方面,因國內多數乙烯法生產企業集中在華東,因此可從港口碼頭通過管道輸送至廠區。而燒堿、液氯等危化品運輸,因運輸半徑的限制,也多在周邊消化。
從已有自建物流的氯堿企業運作情況來看,路線以省內運輸為主,省外運輸不多,運輸方式集中在汽、鐵運上,海運規模小,無論車隊資源還是經營管理上都還不成熟。
盡管不少氯堿企業陸續成立自己的物流專線,但承運量和靈活度遠遠不夠,運輸線路單一、運輸風險大等“短板”難以規避。比如,多數自建物流以省內短途汽運為主,考慮到全國運輸線路多、成本高,自建車隊滿足不了多層次需求;而西北鐵運專線,每年9-10月份,因新疆農副產品運輸高峰,氯堿產品鐵運受限,這個時候鐵運專線因車皮緊張就成了“擺設”,需要汽海聯運來分散風險。
目前全國有180家氯堿企業,2013年主營產品PVC產量1530萬噸,燒堿產量2850萬噸。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西北、華北主產區產品流通量占到70%,按照每噸20元利潤空間計算,氯堿企業物流這塊將產生約5億元市場。從氯堿企業自身出發,以氯堿產品為例,1噸PVC或燒堿從西北鐵運到華南地區,運費約400-500元,按照9月華南PVC6000元/噸、99%片堿2300元/噸計算,那么運費最少占據了成本的10%,最高甚至可以達到20%以上。盡管氯堿企業存在較高的物流成本,但據業內上游人士透露,除了一些資金實力強大的國企、大型民企擁有自建物流外,其他公司物流業務外包比例高,未來氯堿企業自建物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