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2K項目還將資助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建立一個“數據探索”協調中心,該中心將與其他8個機構聯合開發,從而幫助研究人員更容易地發現和使用數據集。
歐盟委員會強調,發展大數據可帶來很多好處,如有望幫助歐洲供應商在全球數據市場占據多達30%的份額,到2020年前在歐洲創造約10萬個與數據相關的工作崗位,減少10%的能源消耗等。
早在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不過,大約從2009年開始,“大數據”才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流行詞匯。
目前,大數據成為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IT行業又一大顛覆性的技術革命。而隨著技術的普及,大數據在生物、金融、零售、能源、交通等領域已得到應用,正在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歐盟擬投資25億歐元
10月13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報說,將與大數據價值協會建立合作關系,投資25億歐元促進數據行業發展。
這項公私合作將從2015年1月1日正式啟動,并從2016年起啟動一批項目。在2016年至2020年間,歐盟委員會將利用“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向這項合作進行超過5億歐元的投資,私營行業合作伙伴的投資將超過20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在公報中指出,這一合作關系將有助于推動在能源、制造業和醫療保健等行業產生一些顛覆性的大數據理念,比如提供個性化醫療和預測分析服務等,增強歐洲地區在大數據領域的實力,并為未來發展數據驅動型經濟打下基礎。
NIH設立3200萬美元獎項
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近日宣布,今年投資3200萬美元設立一個獎項,以推動研究人員開發分析和使用生物學大數據庫的方法。
該獎項出自NIH去年啟動的大數據知識(BD2K)創新計劃。NIH認為應當投入更多資源幫助使用不斷增長的數據集——生物醫學研究者積累的基因、蛋白質和患者檔案等數據。NIH院長FrancisCollins表示,這些獎金將資助開發計算工具、軟件、標準和方法,用于分享和使用大數據集。
在未來4年里,11個卓越創新中心每年將收到200萬~300萬美元,開發從建模癌癥細胞信號到整合移動傳感器數據等各個方面所需的方法和工具。另一個獎項將資助名為ENIGMA的全球腦數據收集工作,從而發掘精神疾病的遺傳根源。
此前相關投資
歐美國家對生物領域發展大數據十分重視。今年3月,英國宣布,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將投資3200萬英鎊資助首批5大項目,來提高醫學生物信息學的能力、產能和核心基礎設施。這項“醫學生物信息學計劃”預計總投資5000萬英鎊,將通過建立耦合復雜生物數據和健康記錄的新方法,來解決關鍵的醫學難題。
早在2012年3月,美國奧巴馬政府就宣布推出“大數據的研究和發展計劃”,將大數據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承諾將投資兩億多美元。2014年,美國政府就如何充分利用生物醫學大數據,又啟動了BigDatatoKnowledge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