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116屆廣交會迎來了第二天的展期。根據廣交會統計,展會首日到會采購商共有43679人到場,比上半年春季廣交會同期減少了5000多人,下滑幅度超過一成,不過與去年同期秋交會相比,則增加了3000多人。具體來看,來自亞洲的采購商有24042人,相比上屆同期減少1000人;歐洲采購商7237人,比上屆減少200多人;美洲采購商6241人,比上屆減少1100多人;非洲采購商4591人,比上屆減少1700多人,降幅達27%。
在本屆廣交會上,進、出口展區融合辦展是一大創新亮點。新快報記者昨日巡館看見,在第一期的展館A區5.2展廳,境內、外的家用電器參展企業一起同臺競技。不少國內參展企業都告訴記者,融合辦展可以讓自己在介紹產品時方向更明確。
廣東奧特龍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參加廣交會已經好幾年了,今年它們換了一批新鄰居。
記者昨日巡館發現,5.2號館進門左邊一片展區進駐了一批土耳其參展商,從數量和規模來看,顯然境外參展商不能和館內其他中國出口企業比擬,廣交會負責媒體對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這片展區主要以土耳其為主,不過這批新來的“競爭對手”已經足以引起館內國內同行的注意。
奧特龍電器國際銷售部銷售總監盧玲指著對面和自己同樣銷售電爐、煙機的土耳其展商表示,奧特龍60%的出口份額來自歐洲市場,而土耳其展商本身身處歐洲,運輸成本就比國內企業低很多,“有些新客戶,剛來我們這里了解完后邊馬上到對面咨詢,”盧玲坦言,擔憂和國內外廠商“同臺競技”會對出口銷售帶來沖擊。
不過在看到沖擊的同時,盧玲也表示和境外企業同臺展出可以讓國內企業更了解歐洲廠家的產品優劣,例如歐洲國家的產品在細致設計上更貼近歐洲人生活習慣,“知己知彼后,現在我們和客戶講解時就會將重點放到中國產品工藝更好這個點上來。”
一位首次參加廣交會的土耳其采購商對記者表示,這樣的展區布置讓自己很容易對比和發現需要的商品,但是此展區的境外參展區不如進口區的多,展品不是很豐富,他還是需要走到專門的進口展區看展,有點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