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是中國企業該死的最明顯特征!很多企業幾乎都沒過這一關。企業做大后,這些老板們的能力素質沒有跟著提升上來。因為不懂管理,不懂經營、不會建立制度流程,不懂企業倫理、不懂市場規則、不會經營人心,導致所有的管理者都在爭奪話語權,都在搞企業政治。一個個都靠打他人耳光、隨意否決他人來顯示自己的權力,導致企業內部朝令夕改,任何制度、方案都失去延續性,換人就換制度、換人就換規則,導致員工、伙伴、客戶誰都沒有安全感,每個人都神經兮兮,一窩窩地引發精神病。但卻不知道這樣其實是在打自己的耳光,是給自己過不去,到最后必定是人心盡失,離死也就不遠了。
上帝要讓一個人死亡,一定會使他先狂妄,企業也一樣,很多企業在順利地攫取了第一桶金之后,老板們都會變得忘乎所以,就像一個窮光蛋突然撿了一塊金磚,飄飄然而不知所以。認為就是自己個人的能耐了,目空一切,把誰都不放在眼里,即看不起下屬,也看不起客戶、更看不起合作伙伴,根本不知修心養性、積攢實力,最后大多會被他的屬下、客戶或者合作伙伴所吞沒或取代。所謂“無德難載物”也!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企之無文、行而不久。這句話說明了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沒有靈魂的企業沒有號召力、沒有戰斗力,成員沒有歸屬感。所以一個企業要是沒辦法確立自己的使命,沒辦法建立自己的愿景和核心價值觀,就無法建立自己獨有的思想價值體系,一個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人很難在團隊中影響他人,也就很難會被組織成員及社會廣泛認同。猶如一個人獨立地在公路上行走一樣,遲早會被旁邊的滾滾車流所吞沒!而一個缺乏核心文化的企業也一定做不長!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說的是有的病是治不好的,有的人也是無法感化的。無獨有偶,格力總裁董明珠女士去年也曾說過一句類似的話:假使沒有經濟危機,該死的企業也一定會死!也就說明了一種事物發展的必然性——該死的企業誰都救不了!
中國每年到底有多少企業因經營不善倒閉,沒有官方的準確數據,但據媒體資料分析,每年起碼有數十萬家企業倒閉,其中還不乏一些知名企業、大型企業。成功的企業或許各有不同,但這些失敗的企業之所以逃離不掉這種“該死”的魔咒,幾乎都源自以下幾個原因:
癥狀一、沒有靈魂:
癥狀二、權力混亂:
很多企業都有兩個以上的股東,而出于對自己利益的保護,這些股東又大多都會根據自己的股份大小在企業里任職不同的權利崗位,但這些人往往又是大多不能稱職,所以,“占著茅坑難拉屎“的怪象在中國企業里邊比比皆是。但是,做不了事的人一定會搞事,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弱智,于是,這個企業就會慢慢變成一個相互傾軋、爭權奪利的勢利場所。在中國,一個人可以是一條龍,三個人就一定會變成一條臭蟲!
癥狀三、狂妄自大:
癥狀四、喜歡折騰:
具備以上幾種癥狀的企業可以說是誰都救不了,任何咨詢顧問、管理專家都無法相救,唯一能救的就是這些企業自己,但是,我也知道,這些企業也根本不會去救自己,因為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有病,尤其是一種精神上的疾患!所以,各位從事管理咨詢的同行們,看到上述癥狀的企業最好敬而遠之,以免最后砸了自己的招牌。如果家具行業中有這樣的企業,要么自救,要么讓它痛苦的“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