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訂單找產品就上88訂單網
  • 訂單
  • 產品
  • 公司
  • 資訊
  •  
  •  
資訊分類: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裝 五金模具 電工電子 服裝鞋帽 照明儀表安防 醫療器械 電子商務 食品農業 數碼家電 冶金礦產 橡膠塑料 農林牧漁 商業貿易 商務服務

混和所有制有益突破檢測機構整合緩慢問題

2014-10-22 10:26:52  來源:儀器信息網  字體大小: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要突破。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浪潮的掀起,能源行業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幕已經拉開。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點內容,推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正在起勢。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大整合,也必須大膽突破、創新思維,借鑒其他行業整合改革的經驗,充分發揮混合所制經濟的獨特作用,以順利快速推動完成全國范圍的整合改革,達到預期的整合目標和整合效果。

        首先,混合所有制為盤活行業國有資產存量、促進行業機構快速做大做強找到了有效途徑。

        資產要做到保值增值,必須同時抓好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和資本管理三個環節,其中,以資本運營為核心的資本管理,是最高級最有效率的環節。資本運營的過程事實上就是通過資本有目的運動和資本形態規則變化,實現資本增值的過程。資本管理最核心的就是必須使資產從停滯狀態轉化為運動狀態,以便隨時根據市場變化實現最優配置,而要如此,資產就必須順利流通,必須市場化。但由于體制機制和機構屬性的原因,我國絕大部分國有檢測認證機構來說,沒有資本管理的概念和意識,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和閑置。以質檢總局所屬機構為例,截至2013年,質檢系統擁有各類技術機構5476個,人員10.5萬人,擁有用于科研及檢驗檢測的實驗室面積達670萬平方米,擁有科研、檢測儀器設備75萬余臺套,儀器設備原值接近300億元。這些機構從來不做成本效益分析,不考慮折舊,不計算投入產出,設備片面求新求精。很多技術中心有相當一部分檢測項目一年來沒有進行過一次檢測實驗。但為了證明本中心有這方面的檢測實力,每年維護這些項目的直接費用就超過百萬元,還不算相關這方面的人員經費、設備折舊費及諸如辦公場地占用等相關費用的支出,這種現象在政府部門實驗室相當普遍,造成大量設備閑置、資源浪費。由此這些機構產生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風險意識不強,檢測體系不健全,綜合能力不強,競爭能力不夠,創新動力不足。

        為此,在生產經營類檢驗檢測機構整合中,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落實企業自主權,增強生機活力,引入混合所制經濟,充分發揮資產紐帶作用,實現各方優勢互補,多種途徑加快轉企改制步伐,適應市場需求而發展。尤其是對于完全市場化的競爭性行業,與公有制企業或非公有制企業業務相同相近的,可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進行整合,也可探索國有資本退出,但要注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其次,混合所有制為實現行業機構整合后政企、事企分開創造了產權條件。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把政企分開作為企業改革的主要任務。然而時至今日,收效并不顯著。究其原因,是在原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運行的產權基礎是單一的國有制,而各級政府部門主管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更絕大部分是事業單位,也屬于單一的國家所有,政府是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唯一的投資主體和利益主體,不可能不關心自己所投資本的回報,在不存在其他利益主體與之制衡的情況下,政府要插手和干預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和經營決策,也就理所當然;另一方面,企事業靠在政府身上也有諸多便利,如企事業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政府一出面,就能順順當當地得到妥善處理,企事業虧損,也不用自己承擔責任,反正有政府幫助籌集貸款和救濟職工,在這種情況下,企事業也樂于躺在政府的懷抱里吃安逸飯。因此,無論是從政府角度還是從企事業角度,都未必真心實意愿意政企、政事分開。如要真正做到、政事分開,只有一條出路,即必須構建能夠實現政企政事分離的產權基礎,在國有經濟內部,引入其他形式的所有權,使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使國有企業的投資主體多元化,造就不同利益主體相互制約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將打破國有所有權鐵板一塊的格局,企業不再是單一國有經濟的利益載體,而是各種不同經濟利益的代表,不同經濟利益主體之間相互制衡,在企業的發展問題上相互協商,政府作為股權持有人之一,已不可能任意支配和左右企業的投資、生產、經營和分配決策,這樣,企業一方面不再受政府的操縱,另一方面也不能再依賴于政府,政企、政事分開在混合所有制基礎上變成現實。

        再次,混合所有制為資金大規模聚合運作以及行業生產要素最優配置提供了廣闊空間。

        從全球看,檢驗檢測認證領域收購兼并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國際檢驗檢測認證公司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整合。2006-2011年間,SGS發起并購65次,并購投入資金近60億人民幣;BV并購投入資金近100億;Intertek發起并購至少40次,并購投入資金在70億以上。2012年,SGS實施并購13次,BV16次。并購整合活動不斷推進著檢驗認證市場的全球一體化進程。由于體制機制等方方面面的障礙,我國的機構在專業領域里無法實現綜合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難以與國際巨頭競爭。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跨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快速進入,已經占據我國市場份額的25%,外資機構數只占我國機構數的0.5%。這些跨國公司都是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他們效率高、效益好、實力強。瑞士通用公證行(SGS)在中國大陸只有50個實驗室、9000名員工,年收入達40多億元。我國省以下質監系統檢驗檢測機構2700多個、人員9萬多名,年收入只有200多億元。面對跨國公司瓜分中國市場的巨大壓力,下決心鑄造我國檢驗認證測試機構的“航空母艦”,以與外國巨頭相抗衡,已成為當務之急。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打破地區、行業、部門乃至所有制的限制,把全社會分散的資金按市場效率的原則聚合運作,并實現所有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由于全社會生產要素的可動員規模,最關鍵的決定因素是所有制形式,即所有權的聚合機制和配置機制。不同的聚合和配置機制有不同的生產要素組織形式,而生產要素利用的范圍和深度不同,其利用效率也不相同。只有混合所有制,才能做到使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經濟要素自由組合、任意配置,并在不斷運動的過程中達致最優。在迅速把社會閑散資金吸聚為大規模資本的能力方面,混合所有制具有其它單一所有制不可比擬的優勢。與此同時,混合所有制還造就了資產所有權的流動機制,使資產的存量結構和增量結構,遵循市場效率原則,在動態中不斷得以優化,以促進檢驗測試認證行業的持續和穩步發展。

        最后,混合所有制為調動各方積極性、激發內部活力、平穩整合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提出已一年多,但進展非常緩慢,究其原因在于行業機構眾多,產權關系復雜,分布在各個行業和各個主管部門,中央和地區都有,而這些機構絕大部分是事業單位,其人員還是事業編制身份,如何消除各方的“后顧之憂”,調動各方的積極性,讓大家對機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都“有利可圖”,從而減少整合的阻力。而整合的內在動力就是構筑利益共同體,引入混合所有制經濟,允許企業職工持股,引入社會資本,不僅是資本和資本的結合,還有資本和勞動的結合,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所有者利益共同體,讓各方都能主動參與其中,共享利益,共同關心、推動機構的發展壯大。同時,通過引入新的投資者,在完善股權結構的同時,也有利于規范完善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可以解決單一國有大股東的問題,也可以解決黨管干部和行政管企業的問題,市場能夠讓公司化的治理結構更好地發揮作用,以市場化運作來提高企業活力,釋放生產力也就是釋放改革紅利,促進企業的根本嬗變。另外,混合所有制也能促進激勵機制發生革命性變化。混合所有制因為實現企業產權多元化,實行了現代企業制度的法人治理機構,最重要的是解決了企業的自主權,做得多就得的多,一切按照市場化運作,這樣會提高機構競爭能力乃至生命力,激發管理者和員工隊伍的積極性,從而各方都聚力推動整合、傾力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88訂單網
88訂單網特別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88訂單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文為88訂單網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 混和所有制

相關文章
關于88訂單網 | 新手指南 | 誠征英才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付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快遞查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傳真:0769-81181218 電子郵箱:admin#88order.com 訂單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英文網址:m.jsjsjsj.cn 版權所有 88訂單網備案/許可證:粵ICP備14027189號-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