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購開關插座,最關心的就是質量問題。我們認準了‘施耐德’是知名品牌,而且逛了一圈最終選擇了‘一級經銷商’,沒想到買到的卻還是假貨”。劉小姐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其當日購買完材料后回到家中準備安裝,沒想到電工師傅拿起一個漏電開關就告訴她這可能是假貨。“電工師傅告訴我,正品的漏電開關他安裝過,重量比我們所購買的要重很多。”
事實上,不少消費者“算了”的心態引發的后果是假貨難禁。連日暗訪發現,不少裝飾商業街中的知名產品均是“非正品”,防偽條形碼和二維碼一應俱全,卻基本掃不開。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假冒知名品牌的建材中,開關、油漆和照明產品是重災區。
工商局建議劉小姐盡快與施耐德廠商取得聯系,讓官方出具鑒定結論。但他同時坦承,“這種做法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做到,所以售假店主才能不怕查”。
真假貨驗證難
近日,家住廣州天河區東方三路的劉小姐爆料料稱,其在員村山頂康湖裝飾材料商業街花了1300元購買的“施耐德”牌家用開關插座竟然都是假貨。其隨后返回賣家討說法,賣家卻告知其“行規”:“我保證你能用,你別管是不是正品;如果用不了我給你換,大家都這樣。”更讓劉小姐氣憤的是,店主說“不怕查,來告我啊。”調查取證以后,立即向廣州市工商部門進行舉報。前日,天河工商分局員村工商所相關負責人帶隊趕到現場,查扣了一批涉嫌假冒偽劣的商品。
在劉小姐購買插座的商業街暗訪發現,市場中“假建材”并不少見,不少商家打著“直接廠家拿貨”的幌子蒙騙消費者。掃過這些商品的防偽碼,結果顯示均為假貨。制假造假,怎么就杜絕不住?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路有多難?
“名牌”掃不出二維碼
隨后,劉小姐找到了產品的防偽標識,打開手機對其上方的二維碼進行掃描,結果均是“找不到該網頁”或“查詢不到該序列號”。隨后,劉小姐撥打了施耐德品牌的服務熱線,通過人工輸入序列號驗證,結果也被告知“這不是我們的產品”。
在事后與賣家溝通的過程中,賣家關于“是否正品”前后給出多種說法。其一是施耐德近年來在中國收購了很多廠家,各個廠家標準不一,導致無法查詢;其二則是由于自己的貨品庫存較久,施耐德系統可能沒有保存幾年前的驗證數據;其三可能是賣家直接去廠家拿貨,成本較低,有些貨物查詢不到。
隨后,聯系到耐德公司,對方在回應中強調,施耐德產品在廣州只有兩家經銷商,且不可能有任何賣家可以通過廠家渠道直接拿貨。施耐德方便表示:“只要產品有二維碼,就說明是2013年10月之后的貨,不存在年代久遠一說。”
盡管拿不出任何憑證,賣家還是一口咬定自己的貨“沒問題”,并表示“質量有問題可以換。”
隨后,劉小姐向工商部門求助。天河工商分局員村工商所相關負責人員了解情況后帶隊趕到現場,查扣了一批涉嫌假冒偽劣的商品。
廣州市工商局相關人員坦言,有過劉小姐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消費者購買到假貨想維權,確實很費周折,必須跟廠商取得聯系,讓他們配合開具假貨鑒定書。“工商所接受的‘假’,更多的是法律意義上的‘假’,而不是技術意義上的‘假貨’。雖然二維碼和防偽編碼均顯示這是假貨,但我們需要的是行政、執法機關,或者商標持有人的書面證明。”
如今,劉小姐已向施耐德方面提出申請。對方表示,驗貨的流程是,首先,劉小姐向其郵箱上傳疑似假貨商品的照片,施耐德方面會依據照片做出初步判斷,如若真的是問題產品,則需要消費者將產品快遞至廠家,通過專業檢測,最終假貨會被扣留,而驗證書則會快遞給消費者,以上種種,最快也要一周時間。劉小姐直言“沒想過這么折騰,有時都想算了”。
裝飾商業街假貨難禁
調查取證以后,立即向廣州市工商部門進行舉報。前日,天河工商分局員村工商所相關負責人帶隊趕到現場,查扣了一批涉嫌假冒偽劣的商品。
然而,即便查封這一批次產品,再次回訪天河康湖裝飾材料商業街,發現這里依舊生意興隆,嘗試對產品掃碼,發現依然掃不開。
有正規廠家透露,假貨和真貨之間的重量差是由于內部導電銅質的差異造成的,劣質的雜質多,質量就差。內部造假主要是導電接觸點,正規商品使用的是銅,在假貨上就變成鐵或鋁,或不純的銅。令人憤怒的是,這些假冒開關在這里賣20~30元不等,實際上在市內正規賣場只賣十多元。
隨后買來正品開關與假貨對比,除發現正品二維碼一掃就能打開外,相對也比較重。電工師傅表示,重量差是由內部導電銅質的差異造成的,劣質的雜質多,重量也較輕。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假冒知名品牌的建材中,開關、油漆和照明產品是重災區。記者觀察,商業街售賣的油漆字體明顯粗些,且泛白,真品字體不加粗并清晰。商業街賣的LED燈,普遍比真品輕不少。
廣州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提醒消費者,劣質建材存嚴重安全隱患,“劣質油漆中甲醛容易超標,而甲醛是一級致癌物,長期生活在甲醛環境中容易引發不適,而不合格的開關插座和照明產品則容易引發漏電,嚴重的可能導致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