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市場的低迷最直接的反應就體現在中高端白酒的價格上。以53度的飛天茅臺為例,從2005年到2011年六年間,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上漲了10倍,在其帶動下,其他如五糧液等高中端白酒價格也一路上揚。2012年末,受塑化劑和限酒令影響,內地高端白酒在本應旺銷的季節遭遇寒冬。在某網站上,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最低已經低至1188元,多數價格也已經降至1500元以下。而2012年春節前后,每瓶茅臺零售價要2000元,批發價也要近1800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茅臺等高端品牌的降價幅度已經達40%至50%。而進入2013年行情依然沒見好轉,到2014年底,天貓上53度飛天茅臺搶購價已經降至699元/瓶,處于近些年來的最低谷,而且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近日,一份天某電商網站"雙十一"白酒名酒爆款清單在行業內流傳。53度飛天茅臺搶購價699元/瓶、52度五糧液499元/瓶、53度紅花郎酒10年199元/瓶、劍南春珍藏級52度359元/瓶等等,多數名酒價格跌破出廠價。從這些名酒的價格走勢來看,我國白酒行業依然在寒冬中掙扎。
至2012年國家加強對三公消費的控制以來,我國白酒行業由此前的快速發展迅速跌進寒冬。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白酒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423家;實現銷售收入5018.01億元,同比增長12.35%;實現產品銷售利潤1047.03億元,同比增長-2.78%;實現利潤總額804.87億元,同比增長-1.67%。截至2013年底,行業資產總額達到4759.07億元,負債總額為2014.69億元。各項指標均出現近些年少有的下降。
2014年前三季度16家白酒上市企業的季度業績數據也反應了這一點。16家上市企業僅老白干、沱牌、古今貢酒和順鑫農業四家企業的營收同比出現了增長,但漲幅均沒有超過兩位數;而在凈利潤方面也僅有順鑫農業和伊力特兩家企業出現了增長,其他白酒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水井坊和酒鬼酒,凈利潤的降幅均超過400%。
事實上白酒市場的低迷主要體現在高端白酒市場,傳統的中低端白酒市場依然獲得了穩定的發展。以主要生產中低端白酒市場的枝江大曲和稻花香為例,二者在白酒的寒冬期依然獲得了較為穩定的發展,而以高端白酒為主的茅臺和五糧液則舉步維艱,產品價格一降再降,但依然沒有見到經營業績的好轉。
年底即將進入傳統的白酒行業的銷售旺季,白酒市場的低迷狀態已經持續了近兩年。雖然市場很難恢復到2012年以前的高速增長勢頭,但隨著行業自身調整的加速,白酒市場的春天也許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