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企業渠道下沉,是對市場環境改變所做出的應對,是企業尋求新的生存發展空間的積極措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當積極發揮調控作用,幫助木門企業渠道下沉,從而推動市場經濟發展。
我國木門行業作為后分出來的家居行業分支,市場社略面積相對比較狹隘,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木門企業渠道下沉成為不少企業的戰略重點。
一二五計劃的實施,城鄉一體化得以迅速發展,農村和中小城鎮的市場被挖掘,城市經濟輻射圈隨之擴大。加入WTO以來,我國經濟加速騰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
農村和中小城鎮居民的潛在消費市場廣闊,木門行業渠道下沉,進軍三、四線城市正是看中了居民的消費潛力。木門渠道下沉將原本只在城市中銷售的渠道擴散開來,并且深入到農村基層,是一種新的營銷策略。
近年來,木門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渠道之爭進入白熱化,越來越多木門企業將發展目光投向三、四線城市。但是,渠道下沉并不對所有木門企業都“感冒”,高端大品牌木門企業“下鄉”反倒有了“撿芝麻丟西瓜”之嫌。
高端木門品牌定位較高,銷售目標盯緊了高收入人群,售價相對昂貴些。在一線大城市,高端木門品牌如魚得水,但在三、四線城市,高端木門就將陷入寸步難行的艱難處境。中小城市無論是從經濟收入水平還是消費觀念,都與大城市有著較大的差距,對一線木門品牌的接受和認可度較低。木門行業內的大品牌進軍三四線城市并不能起到擴大市場份額的效果。
與之相對,中小木門品牌企業走“下鄉”道路是最明智不過的,在大城市“打不過”大品牌木門,就轉移戰場開辟全新領地。中小木門企業一般以價格優勢和產品優勢主打,性價比相對較高,符合中小城鎮對木門產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