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也正是在這個風口浪尖,有關部門對醫療器械行業的調研引發諸多猜測!霸诓倏v產品價格上,外資產品在很多領域應該說都有嫌疑,汽車是一例,醫療器械等領域也不例外!辟Y深醫療行業咨詢師劉宇剛說。他舉例,iPhone6在國內發售的價格超過4000元,遠遠高于國外發售的199美元、299美元,這其中就有壟斷嫌疑。
種種跡象顯示,反壟斷的大棒似乎即將揮向醫療器械行業。
據商務部有關人士證實,反壟斷局副局長鄭文帶隊赴上海就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工作進行調研,深入了解半導體、醫療器械等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狀況。
在外界看來,繼軟件、汽車行業之后,醫療器械又將成為反壟斷的“重災區”。
盡管外資醫療器械在中國市場的價格獨高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由此判定其涉嫌價格壟斷尚缺乏相關證據,而國內潛規則盛行的多重銷售環節也使得產品的價格層層加碼,這一點內資和外資企業概莫能外。
反壟斷調研撼動外資企業
反壟斷風暴正在席卷各個行業。
軟件、汽車行業已經首當其中,高通[微博]、微軟[微博]的反壟斷調查尚未最終落槌,就在8月底,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日立、三菱電機等12家汽車零部件廠商處以12.35億元罰款,而在國家反壟斷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寶馬[微博]、奔馳、奧迪、捷豹路虎等車企紛紛下調了整車銷售指導價和零配件價格。
實際上,對醫療器械的反壟斷調查早已開始,2013年8月,強生公司因涉嫌壟斷醫療產品價格,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定向經銷商北京銳邦涌和科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邦公司”)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53萬元,拉開了外資醫療器械公司支付反壟斷罰單的序幕。
在該案例中,強生公司與銳邦公司簽訂協議,要求后者不得以低于強生公司規定的最低價格出售縫線類產品。而銳邦公司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的強生醫用縫線銷售招標中違反此規定中標,強生公司遂取消了該公司在阜外醫院、整形醫院的經銷權。
“利用市場主導地位,剝奪了購買者的選擇權,這是壟斷的一個特征!眲⒂顒偨榻B,這起案件被稱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內首起“縱向壟斷案”。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2013年對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分析報告指出,過去12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70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2年間增長了近9.4倍。估算2013年全年銷售規模達到2120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21.19%。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928家,但國內企業規模小,市場分散。2013年上半年22家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的收入僅為100億元,僅占到行業總規模的5%左右。
據行業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大型醫療設備的市場主要由被稱之為“GPS”的三家外資醫療器械企業所占領,分別為通用(G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
一方面在市場中外資獨大,而另一方面,政府高層對國產品牌的“青睞”也不時表露,2014年5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了上海聯影醫療科技公司,還來回推了一下該公司生產的X光機,稱贊該設備“像小推車一樣輕巧靈便”。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成立短短3年內已有10個產品進入市場,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產品線覆蓋全線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公司。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參觀中表示,現在一些高端醫療設備基層買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降低成本,推動民族品牌企業不斷發展。
結合中國高層的態度和有關部門的調研,外資醫療設備廠商的恐慌并非沒有理由。一位業內人士就透露,一家GPS企業的老總已經向全體員工發了Email,一來給員工打氣,二來向員工保證該公司在中國并沒有涉嫌壟斷。